钢材产量将会达到七十万吨。[
而这个数值将会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日`本钢铁产量,现在的日`本钢铁产量中的生铁大约二十五万吨,钢材二十五万吨。当然日`本钢铁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等中国的马鞍山钢铁基地建设完毕后至少也是两年后,而两年后也就是1915史实中的日`本利用一战的东风,已经让自身的钢材产量达到了七十万吨左右了,一战结束时已经是超过了八十万吨。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马鞍山钢梯基地顺利建设起来并顺利投产的话,那么在一战后中国的钢材产量将会和日`本持平。
1913年的美国钢产量是三千多万吨,德国是一千八百万吨,英国是七百七十多万吨,法国是四百七十万吨,俄罗斯是四百三十万吨,日`本是二十五万吨,中国是十六万吨汉阳铁厂六万吨加上东南钢铁十万吨。
至于一战中世界各国的钢材产量将会继续飙升,等到一战后就连日本的钢材产量都会达到八十万吨以上,而马鞍山钢铁基地顺利投产的话,那么届时中国的钢材产量将会不逊于日`本的钢材产量,至于生铁产量将会远远超过日`本。当这个生铁产量主要是因为日`本本来没有太多铁矿,炼钢都是直接进口铁矿和废钢,生铁产量一直都不高的。
马鞍山钢铁基地关系到中国钢铁的整体发展,而钢铁行业又是关系到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所以这马鞍山钢铁基地的建设自然就是重中之重了。
为此,马鞍山铁矿开发计划也是成为了工业发展计划的头号项目,而为了开发马鞍山的铁矿,东南钢铁公司以采矿部门为主体,独立出来成立了马鞍山矿业公司,负责煤铁等矿产的探测,开采业务,而东南钢铁则是专注钢铁生产和研制。
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单凭中国自己是法完成的,不但缺乏资金和设备,还缺乏足够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所以要短时间内完成对马鞍山铁矿的开发,那么就需要借助外力,尤其是来之于美国的资本和技术力量。
也正是这个缘故,才让马鞍山铁矿开发计划成为了经济发展司的第一顺位规划项目,希望用这个项目引进大量的美国资本和技术力量进行建设。
除了马鞍山这个头号项目外,经济发展司还规划建设一个大型化工厂!
近代基础工业体系中,钢铁、化工乃是最基础的两部分,钢铁的重要性不用再多说,而化工行业为什么说重要呢,很简单,除了应用于军事工业的炸药外,化工行业还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换句话说就是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
化工行业对军事工业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毕竟有了炸药才有子,才有炮,而军事方面的化工业中国早也就有的,具体说来就是各个兵工厂的火药厂,为了更好的整合火药的生产,福州兵工厂下属的火药厂已经和其他几个兵工厂的火药厂重新合并,组建了一个统一的化工公司并主要负责国民军的炸药生产。
但是这仅限于军事工业的化工业,想过渡到民用的化工业,尤其是大量生产化肥还是有着极大难度的,而近代农业中化肥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增幅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粮食产量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比军事工业更为重要的事务,几千年来,中国的主要内部问题从来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土地问题,而进一步说也就是粮食问题。只有解决了农民吃饱饭的问题后,才可以谈及所谓的工业化,不然连半数国民都吃不饱饭谈何工业化。
而这也是陈敬云极力要求建设一个大型化工厂的根本原因所在,除了为军事工业服务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农业服务。
钢铁、化工两大基础行业之后,就是一些具体工业行业的发展,比如用来生产各种工业设备的机械厂,比如动力行业,比如拖拉机和汽车厂,比如炼油厂。
其中的机械厂中,中国所拥有的大型机械厂其实很有限,而且基本都是集中在数大兵工厂当中,主要也是为了军事工业服务,而民营的大型机械厂只有一个南京机械厂,主要制造纺织业相关的机械设备。现在中国进口最多的除了军械武器外,就是那些工业设备了,而这么一大块的工业设备迟迟不能自产的话,谈何工业化,哪怕是尖端的机床不能自产要进口,但是基本工业设备也要做到自产啊,不然工业化就是一个笑话。
而动力行业,包括普通轮船以及火车等使用的传统蒸汽机、军舰和高速客轮使用的蒸汽轮机、潜艇和汽车乃至坦克使用的柴油机、飞机和汽车以及坦克都需要的汽油机。而现在中国现今只具备了建造普通蒸汽机的能力,对于那些列强海军上使用的蒸汽轮机别说造了,见都没见过几次。而柴油机和汽油机要好一些,因为国民军中大量装备飞机的缘故而大量进口了航空发动机,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力仿造出来,但这是限于国内基础材料行业的限制,但是对于其内部结构和设计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进口核心部件的话硬要仿制也是可以的,但是性能和进口的原版肯定是不能比的了。
而动力方面则是上海动力公司所负责,其设计制造的工业用大型蒸汽机由于低廉的造价和可靠性,已经获得了不少国内的订单。所制造的船舶用蒸汽机也是用于马尾造船厂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