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加大了南宁方向的驻军,从之前的一个旅增加到了一个师的兵力。
梧州方向的第八混成旅是防备国民军疑,但是南宁方向的第十四师可就是明显为了对付龙济光的。[
桂军和国民军虽然在湖南方向联合作战,但是彼此间的防备也是有,同时基于统一全国的战略性目标,陈敬云肯定是不希望桂军持续发展,所以有必要牵制桂军,这一点除了在湖南地区坚持占领衡外,更是希望在广东西部地区对桂军形成牵制。然而由于陈敬云和陆荣廷之前的默契,双方都不可能在广东方向大规模增兵的,只要国民军从其他省份调来一个师进驻广东,那么桂军肯定也是针锋相对,那么到时候三家联盟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然而不能明面上增兵,但是却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啊,比如这个龙济光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国民军收复了这个龙济光后,陈敬云也没打算让龙济光对自己绝对服从,但是只要能够在广东西部保持对桂军的牵制就足够了,而且接着龙济光第二十四混成旅的名头,国民军也就能够光明正大的派遣官员和军官掌控粤西地区。
陈敬云这一招可是光明正大的很,毕竟他要收复龙济光的话,就算是陆荣廷也是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反对。
陆荣廷也不是笨蛋,自然是明白陈敬云这些举动的心思,但是陈敬云只是收编龙济光的部队,也没有向广东西部增派部队,而龙济光本来就是桂军的敌人,南宁方向的第十四师就是为了对付龙济光的,所以从军事层面上而言并没有提升对桂军的威胁。而在政治层面上的影响虽然很大,但是陆荣廷却是找不到理由来反对,难道说自己要对南京共和政府收编地方军阀提出反对吗?
所以心里有着郁闷的陆荣廷也不好公开反对,而对粤西方向增兵也不好去做,只好是把其他部队的一些重武器装备调到南宁给第十四师增强火力,免的到时候被龙济光从背后捅刀子。
陈敬云这个小小举动虽然没有普通人关注,但是诸多实权人士已经是察觉出来了一些味道,那就是陈敬云已经在为未来的统一而策划了。
他们所猜测的也没有错,陈敬云的确是在未来的统一之路进行策划了,要统一中国单单是击败北洋是不够的,击败北洋军后国民军最多就是获取表面上的统一,控制区也只局限于国民军掌控去内,到时候国民军控制的中央政府就会面临当初北洋政府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各省的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可是一直为了打败南方诸省的军阀而努力着,可是越打越糟糕,非但没有把南方数大军阀给打败,自己反而让国民军在江北地区击败,损兵则将好几万,在津浦线上不得不退守蚌埠。
北洋军都没能做成这个事情,而换成了国民军的话,是否能够做成真正的统一呢,这一点很多人抱有希望,同样很多人抱有怀疑。
陈敬云自己心里也是有着打算的,等击败了北洋后,到时候各省军阀如果能够放弃军政合一的模式,不管是唐继尧还是陆荣廷都可以在未来的联合政府中担任要职,而中央政府将接受这些省份的地方政权。要是唐继尧和陆荣廷不愿意,还妄想着保持独立王国的话,那么陈敬云少不得要和袁世凯一样准备武力统一了。
而且陈敬云认为武力解决的可能性极大,毕竟唐继尧和陆荣廷都不会轻易的放弃他们手中的权力和军队的,既然没什么可能善解那么必要的军事准备就需要了,拉拢龙济光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未来陈敬云是打算在湖南以及湖北地区投入更多的兵力,打算在拿下了湖北和湖南后,插足四川,以求取得将领的战略优势地位。
当然这些还太过于遥远,哪怕是陆荣廷和唐继尧知道陈敬云心里想着要剿灭他们,但是也不会影响到目前的三家联合的局势。因为现在三家的敌人都是北洋军,滇军想要四川,桂军想要湖南,而国民军想要整个华北地区和中央政府的权力。所以在北洋彻底倒下之前,这三家的联盟还会继续下去,至于北洋倒下了之后嘛,那么这三家就算表面能维持联盟,但是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情,而到时候局势会如何发展就得看各家的本事了。
如果滇军和桂军发展的顺利,到时候两家联合起来对抗国民军的话,国民军也是不可能轻易的拿下中国广大西南各省的。
有着霸主之心的人对自己都是有着自信的,唐继尧有这个信心把四川给霸占了然后发展起来,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和国民军联合起来对抗北洋军了,至于桂军则是被逼迫选择站队居多,要是不选择加入南方共和政府的话,国民军和滇军就会联合起来先把桂军给收拾了,然后再挥军北上。
不过很显然滇军在四川省的进展让唐继尧很心急,虽然滇军已经占据了四川大半地区,但是重庆和成都这两个重要城市依旧没能拿下来,甚至四川的北部和东部地区都还在四川省各军阀的掌控中,要把四川收入囊中的话,凭借滇军现在的实力还是有些吃力的,要不然唐继尧也不是三天两头就向陈敬云要钱要枪要子了。
南方诸省的这些细微局势的变化并没有能够影响到目前中国局势的整体变化,国人们的关注焦点依旧是国民军和北洋军在津浦线上的战争,都在猜测着国民军什么时候能够打进北京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