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代国产驱逐舰(5 / 6)

当中。

这一批德国缴获舰的加入让国民军海军的实力得到了有力的增加,尤其是两艘装甲巡洋的加入使得国民军上万吨的军舰从四艘增加到六艘。

海军的收获还不止缴获了数艘军舰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国民军收回了青岛之后,也就代表着海军重新获得了一个大型的优良深水军港。

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当中,各种大小港口自身是数不胜数,但是能够停泊万吨以上军舰并拥有良好地形适合建设为军港的港口却是屈指可数的,而这些军港之前大多数都是被外国所占据,比如旅顺港,比如威海卫军港,比如青岛,而南方的诸多港口中根本就不适合大型军舰的停泊,广州港口、福州港口这些都是浅水港,以至于国民军海军自从成立以后长期驻扎上海,实际上当时也只有上海这个港口能够停泊国民军从美军接受的两艘前畏战列舰和两艘重巡洋舰。在攻克青岛之前,国民军海军也是投入了重资准备在浙江象港建设海军基地,但是新建军港的费不小,而且后来国民军海军发现在杭州湾东南海域的舟山群岛也拥有众多深水港,而且群岛密布很适合军舰的隐蔽,所以就是准备更改投资计划准备在舟山群岛上修筑军港。

不过舟山军港的建设需要很长的时间,至少两三年内是法使用的,这种情况下夺取了青岛后,就使得国民军拥有了一个优良军港,而不用和以前一样把所有军舰都停泊在上海,上海港虽然优良但是上海乃是个公开港口,停泊在那里不但随时面对着各国的远东舰队威胁,更谈不上任何的军事秘密可言。

所以在一夺取青岛后,海军就是把建设青岛作为了重点任务,而海军部更是直接把第一舰队的司令部设立在了青岛。

同时由于青岛上原本德军修筑的海防要塞和陆地要塞历尽了中英两国舰队的数大口径舰炮打击,海防炮台已经是十去八九,所以海军要把青岛作为军港使用的话,那么青岛的海防工事就必须重建了,为此海军已经给上海兵工厂下达了生产大口径岸防炮的订单,另外还紧急向美国订购了十二门的十二寸的岸防炮。

除了未来建设外,海军还把一些老旧军舰上的舰炮拆了后部署到了青岛,比如那艘奥匈帝国的伊丽莎白号巡洋舰,本来就是老旧不堪加上自沉后国民军也是放弃了修复继续使用的心思,而是把上面的舰炮全部拆除了,把数门留存的一百五十毫米舰炮搬到了岸上充当岸防炮。

根据海军部那群海军将领们的心思,最后是要把青岛建设为中国最大的海军基地的,拥有雄厚的岸防工事,最后数个岸防炮台加在一起,至少也要达到六门十二寸岸防炮,十门八寸岸防炮的岸防炮力量。至于这些岸防炮的来源,那些十二寸岸防炮则是引用中美海军合作条款向美国进口,不过美国人也不是给中国海军新货,而是直接把一些库存的十二寸舰炮给搬来给的国民军使用,这些年美国海军和其他国家海军进行军备竞赛的时候,作为第一代的畏舰上使用的十二寸舰炮生产了众多,但是军备竞赛发展迅速,舰炮口径很快就提升到了十四寸、十五寸乃至到十六寸,所以很多剩余的十二寸舰炮就被封存,而大部分则是被用作岸防炮用途,而这次国民军海军进口的这一批十二寸岸防炮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舰炮。预计的这十二门十二寸舰炮中,半数用于青岛要塞,剩余半数则是准备部署在长江口的吴淞要塞。

从整个国家战略而言,青岛要塞是远不如吴淞要塞那么重要的,吴淞要塞担负着守卫上海以及长江入海口的重任,只要吴淞要塞不失,那么上海就不会出现危险。毕竟现在的上海市区可没有后世一样,这个年代的上海主要集中在黄浦江北岸,而新建设的上海经济开发区则是位于上海市区西部。吴淞要塞的重要性不但海军知道而陆军也知道,要不然陆军也不会在这里部署重兵了。[

现在的吴淞要塞内虽然火炮众多,但是大口径的新式岸防炮却是没有多少,所以在今后整编吴淞要塞的时候,就必须加强对吴淞要塞内的大口径新式岸防炮的部署。按照海军的预计,将来的吴淞要塞将要建设成为拥有至少六门十二寸岸防炮,十五门八寸岸防炮为核心的大型海防要塞。

十二寸岸防炮从美国进口,但是那些八寸口径的岸防炮海军却是准备在上海兵工厂自造,上海兵工厂的前身是江南制造局,在接受了海军投入了大量资源后,添置了大量的新式机械设备,技术能力提到了迅速提升,这从他们根据美国提供的图纸迅速仿制出四寸舰炮和五寸舰炮就是明证。要知道上海兵工厂仿制的这两款舰炮可不是什么老旧型号,而是美国也才研制出来没有几年的新式舰炮,五十倍口径的四寸舰炮是国民军现役岁鼎级驱逐舰上的主炮,而五十一倍口径的五寸舰炮则是兴上级重巡的副炮,而这款五寸舰炮同样是美国众多现役战列舰上的副炮。

虽然说让他们现在就仿制出来兴上级重巡的那款美国最新研制的五十五倍口径的八寸舰炮不太可能,但是岸防炮也没有像新式舰炮那么大要求,毕竟舰炮的话还要考虑重量,威力等诸多因素,而岸防炮的话首先重量是不用顾虑太多了,而且也一定需要那些五十五倍口径的八寸舰炮,不是说不要用,而是太好了当做岸防炮台浪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