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陈敬云的后代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陈敬云还年轻,其长子也不过才两岁而已,真正要出现陈二世的情况至少也得三五十年以后呢,以后的事情不属于安华林现在担忧的范围之内,因为那时候安华林早就死了。而陈敬云表露出来想要让嫡亲堂兄弟进入政府高层的想法却是让安华林感到了短时间内就会面临威胁的想法。
这也是安华林为什么会在这一次的华夏银行拆分风波中支持马寅初和庄楠的根本理由所在,除了华夏银行的畸形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外,更重要的是华夏银行所表现出来的对政界所形成的威胁!
然后这些某种程度上来说起来,也是政务院和总统府之间的一次权力博弈,内阁正在试图减弱陈敬云的个人权势,尤其是他对经济的庞大掌控力,同时也在试图斩断陈敬云让家族中人到政府担任要职的想法!
有一个钱翰朗就已经足够了,决不能再让陈敬声或者陈敬海也出现在政府要员的序列当中!
这是内阁差不多统一的想法!
然而实际上安华林的担心乃至内阁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尽管他说过几次说如果陈敬声到财政部任职的话对财政情况应该会好一些,但是他实际上是从来都没有想过让陈氏兄弟到政府中任职的。
这倒不是因为他顾忌内阁那些人的想法,实际上从头到尾陈敬云在任命各个官员的时候就很少考虑到下面人是什么感受,他没有那些闲情,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力足够对自己有用的话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的进行任命,可不会顾忌那个人是不是自己的亲戚。比如钱翰朗这个人就是发展的好好的,参议院议长和国社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让钱翰朗已经跻身国内政界要员之一,而军界中这种情况更多,俞若飞,林勇非,陈景飞,林成坤等一大群将领都是陈敬云的亲戚。
对于陈氏兄弟的安排,陈敬云是继续希望他们掌控华夏银行的,他需要可以信任并可以重用的人来掌控华夏银行这头已经畸形化的怪物,不然的话华夏银行一旦被外人所掌控,那么对整个中国经济都会造成重大危机,同时对他陈敬云个人也会形成重大危机,这种事情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很多时候上位者和下位者的考虑角度是不一样的,安华林和陈敬云的考虑角度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安华林幻想着十年后想要坐一坐总统宝座的时候,陈敬云却是在考虑着该如何在十年后继续掌控中国,是继续当总统呢还是说幕后操控又或者是学普京那样暂时当一届的总理五年后再当总统呢?
放弃权利这种事情陈敬云从来就没有想过,一直以来陈敬云都在为了个人独裁而进行着不懈努力,然而很多时候事情不是想了就能做到的,陈敬云想要持续进行个人独裁不但面临着国社党外的反对,更面临着来着国社党内部的质疑!
华夏银行的拆分重组充斥着太多的利益纠缠,不但有经济上也有政治上的。表面上是陈氏兄弟和马寅初以及庄楠在博弈,而实际上背后还有着安华林等一群政府高层以及国内其他财团也都掺和了进来。
其中又是蕴含了部分府院之争的味道在里头!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争斗都是在陈敬云划定的圆圈里发生的,下面的人不管是安华林还是陈氏兄弟他们都没那个胆量超出陈敬云划定的争夺范围之内。
如果没有陈敬云的强力掌控,那些华夏银行拆分重组的这一次风波中就不会那么平静过渡,一个闹不好让整个中国经济体系奔溃都是有可能的事情,至于安华林等人想要上位,想要削减陈敬云的个人权势这些都在陈敬云的预料之内,不过陈敬云并没有放在眼里而已。
如果手下人没有野心和欲望,那么陈敬云肯定是不相信的,他很清楚郑祖荫、安华林乃至军方的沈纲那些人都有着更进一步的心思,但是陈敬云有这个自信只要他还活着一天那么这些人都得乖乖的趴在他脚下。他的自信来至于对于军队的绝对掌控,更来之于他那庞大的个人威望!
其实不但陈敬云如此,当年的袁世凯同样如此,前几年的袁世凯都已经弥留之际了然而段祺瑞等北洋大佬们依旧不敢有所动,就算是准备和南方共和政府和谈那也是等袁世凯真正病死之后才去施行的。对于袁世凯和陈敬云这种人来说,只要他们还活着那么手下人就不敢有任何的动,而形成这种状况的理由也是相同的,那就是一直以来袁世凯和陈敬云都没有明确的确认其政治遗产的继承人,整个体系里除了他们自己外其他人根本法掌控。
如果说陈敬云现在就突然身亡的话,副总统的郑祖荫根本不可能得到军方的承认,就连国社党副主席安华林也不可能得到沈纲等军方大佬的承认,而更大的危机是军方自己会首先分裂,那些手握重兵的各大军长一个个都不是简单的主,如果没有陈敬云在上头镇着,单凭沈纲等几个人根本就法掌控局势,说起资历威望来一个个都是不相上下,谁不都能不服众。到时候就会有着部分将领用着各种名义甚至借着为陈敬云报仇的名义进行争霸,内战的再一次爆发的可能性在90%以上!
这种情况下,陈敬云活着并对各大势力形成均衡就是中国稳定的基础,而谁要是敢于打破这种均衡,那么就会受到其他人的集体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