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军下属的各部队一时间也很难得到第一时间的补充,比如唐强的第四十七师固然在战争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不过由于巨大的伤亡一时间也让第四十七师失去了继续担任主攻部队的任务,安州战役结束后,第四十七师就是从肃川退回安州休整。
过了数天后,已经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了两个月的第四十七剩余的一万官兵搭上了回国的火车,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完成了任务,现在是脱离战场回到后方进行休整的时候了。
第四十七师将会回到东北的丹东进行休整,官兵们可以获得战争期间极为难获得的休假时间,而第四十七师也需要时间来接受新兵并回复战斗力。
得到休整机会的部队不单单有第十七师,同样的参战的第十四军的另外两个步兵师也会相继退回安州和新义州进行休整。
在高强度的战争中,实际上是不会把一支部队一直放到最前线战斗,因为长时间的战斗对部队的消耗是非常大,而且官兵在激烈的战斗后也需要休整一段时间。在一战时期的欧洲西线上,一般来说都是数支部队防守相同的一段战线,数支部队轮换执行任务,一般来说在前线战斗的时间一次ng不会超过半个月,战斗一段时间后就得把这支部队撤下来休整一段时间。
当然了,以上这种情况指的是战线稳定,并且己方占据了一定优势的情况下,中国的部队可以撤出来休整并且有着其他部队代替上场,但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却是没有这个机会,已经覆灭的r`本第一军就不用说,从开战打到全军覆灭为止,那些r`本部队就没有休整过。而平壤防线的r`本第三军自从中国的部队抵达平壤城下开始也没有休整过,因为他们不像中国陆军一样有着大批大批的部队可以轮换上战场,r`本陆军的兵力本来就远远少于中国陆军,而能够投入到朝鲜战场的兵力本来也能够和中国陆军大体持平,但是在r`本第一军的十余万部队覆灭后,r`本的兵力就是变的极为紧张起来,现在r军在朝鲜南部的部队不足二十万,而他们所要面对是兵力还在不断并快速增加中的中国第一集团军数十万的部队。
尽管由于中国的第一集团军需要休整,补充物资才能够发动对平壤防线的大规模进攻,但是小规模的进攻却是一直都没有停下,平壤防线的r军第三军纵然还能够勉强维持局面,但是长久下去,等中国的第一集团军积累起足够的作战物资以及轮换的部队部署完毕后,等待r`本第三军的命运将会是悲剧ng的。
“现在第十四军已经撤离了前线,第六军已经全面接替了第十四军的防线,将会和第八军一起担任下一轮进攻的主力。”曹阳清少将如此说着:“不过现在第十七军那边战斗力也不如战前了,恐怕在下一轮的作战中,只能担任次要展现的作战了!”
刚从国内南京乘坐专机返回朝鲜的陈仪道:“总统那边的意思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不能给r本人太多的喘气时间,必须撑着安州战役的大胜一口气拿下平壤!而且第十八军也已经进入朝鲜了,不用多久就能够抵达前线!”
由于在朝鲜战事中取得了战略优势,而且中国陆军的实际兵力还是非常充分,只不过说不能够一时间全部都抽调到朝鲜战场上来,不过要进行轮换还是可行的。
比如第十四军在进行初步的休整后,将会返回东北,而第十七军在随后也会撤出朝鲜战场返回国内进行休整。这两个军要撤回,所以陆军要从国内的其他地区抽调部队到朝鲜来接替。总体来说,受限于后勤系统的限制,陆军不可能限制的往朝鲜增加部队,不过却是能够用轮换的方式让前线部队保持充分的战斗力。
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陆军想要那些已经长达十余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部队也获得宝贵的战争经验。中国虽然前后和r`本以及苏俄爆发了数场的战争,但是前线参战的部队都只是一部分,哪怕是1923年中国面临两线作战,直接参与对r以及对苏俄作战的兵力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当时国内驻扎的大量部队都没有抽调。
部队长时间不打仗,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战斗力下降,所以陆军眼见朝鲜那边已经取得了优势,加上后勤系统的限制,也法一股脑把所有的部队都派上去,所以就是打算采取轮战的战术,一方面能够保持前线部队的活力,另外一方面也是让更多的部队获得战争经验。
这些从国内其他地区抽调的部队实际上在战争刚开始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已经陆续抵达了东北,并准备入朝作战。
“等这些部队到达后,我们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势,毕竟现在这几个步兵军的情况还好一些,不过第一装甲军的情况还是比较艰难,要恢复战斗力还需要一定时间的休整!”李连阳如此说着:“如果第一装甲军没有恢复战斗力,单凭步兵部队发动下一轮的攻势难度还是比较的,现在战略局势对我们来说极好,没有必拿第一装甲军去冒险!”
第一装甲军在安州战役中受到了损失比较大,这说的并不是人员的伤亡,实际上第一装甲军的兵员伤亡并不大。第一装甲军的真正损失是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损失,r`本人这些年苦心发展的步兵反坦克火力也不是白看的,实际上r`本的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