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共和国经过战前的动员已把兵力扩充到了一百二十万,随着战争的进行这点兵力显然是不够打到莫斯科的,所以俄罗斯共和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动员,几乎把境内的青壮男子搜刮一空一股脑的塞进了军队中,然而俄罗斯共和国的人口终究是太少,适合服役的青壮年男子有限,所以哪怕是进行了深度动员后,俄罗斯共和国的野战部队兵力数量也只有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其中还包括了和苏俄开战至今伤亡的近十万人。
当然了,俄罗斯共和国到底是一个全民兵役制的国家,他们的总兵力真正动员过后也不止一百五十万人,不过除了这些一线部队外,俄罗斯共和国的军事了力量中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二线部队,也就是相当于中国地方守备部队那种性质的部队,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五六十万,主要承担国内防务以及前线的部分支援任务,而这些二线部队的兵员不是太老就是太年轻,而且绝大部分二线兵员都是战争爆发后临时征召的,训练自然不强。[
此时的,俄军部署在乌兰乌德的部队中,就是这么一支二线步兵师,实际上,俄罗斯共和国在国内并没有太多的防御力量,他们的绝大部分兵力都是部署在西部前线,国内腹地虽然有一定的兵力,但是对于中国的庞大部队来说,几乎是等于不设防的。
谢查北从他的坦克上探出了身子,刚向拿出望远镜进行观察,却是不料身下的t12坦克一个颠簸,差点让他把手中的望远镜给摔了,高速行驶的坦克越过障碍的时候,动静可不小,当即他就向车里大喊了声:“悠着点开!”
这辆t12指挥坦克里面的驾驶员也是听到了谢查北语气中的不满,当即就是把速度将了下来。
这会的谢查北才是重新观察期远处的情况,从望远镜看去远方是白茫茫的一片,这片白芒着有着数个小黑点,这些小黑点很显然就是乌兰乌德的建筑物了。
然后再从手中掏出一张地图,仔细查看了后才道:“看来我们是到了!”
不多时,这个坦克营的数十辆坦克已经是减缓了速度然后停了下来。
“我们冲的太快,后面支援的二十三团还落在后头呢,要上来估计还得一个小时!”谢查北身边的一个装甲兵上尉如此道,而谢查北却是不以为意。
“这时间刚好,多出来这段时间刚好可以让空军先打一阵!”
谢查北继续道:“把对面的情况都汇集起来,然后呼叫空军支援,做好指引空军的兄弟轰炸!”
那上尉听罢后就是传令去了,谢查北则是掏出了他的望远镜,看向了远方的乌兰乌德。
这地方的兵力防御不算太强,自己这个坦克营再加上二十三团的配合,拿下这里应该不成问题的,谢查北对此是有信心,要不然他也不会从师座那里力争全师先锋的任务了,他很清楚这一战就是自己立功的机会,关系到自己在军界上的未来发展,是绝不能够有所失误的。
谢查北很清楚,自己虽然出身将门世家,父亲更是陆军上将谢严,但是他这些年的发展却是一直算不上顺利,他在军事上的天份别说和自己的父亲谢严相提并论了,就是和自己的大哥谢查南比,也是差了老大一截,他大哥谢查南在武汉军官学校的时候,成绩名列前茅,乃是当界步兵科中的第三名,有着如此优异成绩的他刚毕业不到一年就被晋升为中尉,不到三十岁就被晋升为中校,在南京陆军大学进修了三年后三十三岁的他就被晋升为上校,并担任过陆军的头号王牌师第九师的团长,副师长,随后更是越过了绝大部分校官法跨越的瓶颈,成功晋升为少将,并被调回了参谋部战略司任职副司长。
眼看着西北局势紧张,大战一触即发之际,谢严又是动用了他的关系,把他的长子谢查南调到了西北第五集团军下属第二装甲师的第一机械化步兵师任职师长。
如此的谢查南在优秀子弟众多的诸多将门世家中,也算得上是杰出子弟了,三十六岁就被晋升为少将,三十八岁就担任主力师的师长,这在中国军界中可不多见。
而和他的大哥谢查南的优秀相比,谢查北就是显得落后许多,他在武汉军官学校时的成绩只能算中等,晋升之路也不算平摊,足足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才被晋升为上尉,三十四岁的时候才被晋升为少校,成为中层军官中的一员,这种速在中国陆军的军官晋升体系中,只能算是很一般,如果没有特殊机遇的话,他这辈子也就上校到头了,而且这还是有他父亲谢严在的缘故,如果没有谢严这个上将老爹,他谢查南估计连少校这个槛都迈不过去。
而谢查北很清楚,即便他有着父亲谢严的帮组,但是也很难迈过少将这道门槛,谢严虽然是陆军上将,在陆军中的地位也算排的上名号了,但是作为一个新晋又是凭借资历熬上来的上将,在军中的话语权远不如那些成名已久的陆军大佬。谢严也是辛亥革命时期跟着陈敬云一路走过来的,内战结束后是上校的军衔,二十年代也就是第一次中日战争后被晋升为少将,三十年代被晋升为中将,在中将的军衔上又足足熬了八年之久,才在1940年被晋升为上将。
以谢严现今的能量,能够扶持一个长子谢查南就很不容易了,没有太多的能量也把他这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