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而一场规模浩大的登陆作战,是需要长时间来准备的。
如果按照军事角度来看,英美对法国沿海的登陆行动,至少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准备,等到苏军在东线大反攻有了极大进展进入波兰后,而南线在意大利方向也取得重大突破后,这样才是最佳的登陆时机,毕竟这个时空里的德国实力比历史上的德国要强,而苏军又是弱了很多,这样就导致了英美两国如果匆忙发动法国登陆行动的话,将会面临德军强而有力的抵抗。
虽然大家都知道德军最后是必败的局面,但是在战胜德国的过程中如果损失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是如今有了中国插手欧洲,中国不但派出了远征军登陆巴尔干半岛地区,而且还在谋求保全德国的大部分实力,以获得在战后欧洲地区的一个盟友。而这种事情是英美苏三国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也是必须赶在中国之前彻底的将德国击败,然后把德国彻底分裂。
因此别看1945年的5月份欧洲战事大体上保持了平静,但实际上已经是到了各国相互较量的最后关头,准确的说是中国和美国之间较量的最为紧张之时间段。[
中国不遗余力的拉拢德国国内部分亲华高层,试图发动政变夺取德国权力,从而实现在中国的支持下让德国体面的结束掉这场战争,而美国则是想要赶在中国成功之前彻底击溃德国,并把大军开进柏林。
五月二十一号,南京总统府,陈敬云又是和少数几个军政高层齐坐一堂,举行着今年的第四次最高战略会议。
“在欧洲方面,局势已经是越来越紧张了,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说德国人法把希特勒杀掉并接管德国权力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有所行动,以改善我国在欧洲地区的战略劣势!”陈仪皱着眉头如此道。
“如果有必要,我们完全可以主动西进罗马尼亚,抢在苏俄面前控制住罗马尼亚,如此一来也能够从侧面上一定程度的延长德国的最后崩溃时间,让德国人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德国的权力交接!”沈纲的主张显得比较激进。
要知道目前中国为主导的联军和盟军以及苏军之间乃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虽然没有采取联合作战,但是大家都是进攻德国的,而在联军和苏军之前的口头私底下协议中,联军负责进攻希腊、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但是罗马尼亚却是由苏军负责进攻的。如果中国贸然进攻罗马尼亚,可以说就是直接撕破了先前大家默认的潜规则,这可不是什么事情,搞不好就会让苏俄和中国彻底撕破脸皮的。
“按照我看,军情处在德国投入的力量还不够,支持的力度还不够大,上一次刺杀希特勒如果安排的更为周详些,应该是能够成功的,可惜最后功亏一篑了,如今要想组织对希特勒的刺杀,就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作为政务院院长的马寅初如此道,他和那些军方大佬解决问题的思维不同,军方的人想到解决问题的第一念头就是,出动大军!
而马寅初则是更倾向于用政治手段来解决问题!
“仅仅依靠刺杀是法解决问题的,还得加强和德国国防军高层将领的联络,军情处的人不是已经秘密见过隆美尔和维茨莱本了吗,怎么样,他们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吗?”。陈敬云此时转头,看了眼负责德国政变事务的军情处处长赵子津中将。
赵子津中将是在去年的时候才开始担任军情处处长一职,军情处和调查局不同,调查局里的陈彩是数十年不变一直稳坐调查局局长之位,而军情处处长这个职位却是已经轮换好多次了,大多数只能担任三五年的时间,赵子津以前担任过军情处美国站的站长,英国战的战争,回国后晋升为军情处欧洲司司长,军衔为少将,该人一直都是专注于欧洲方向的情报事务,被陈敬云委以军情处处长一职后,正值中国和美国全球对抗的最为激烈时刻,所以军情处的工作重心也是放在了北美以及欧洲地区。
身为新任的军情处处长,赵子津急需做一件大事来展现自己的能力,而当进入了1945年后中国对德国宣战,中国高层想要德国发生权力结构的变化,以更好的实行在欧洲扶持出一个盟友的计划来,而这种事情自然也就被军情处所包揽。
随后的一个多月来,军情处联合了德国国内的部分军官们试图刺杀希特勒,但可惜的是四月份的那次刺杀失败了,人家希特勒屁事没有,这让负责此事的赵子津中将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和指责。
此事面对陈敬云询问,赵子津立即回答道:“我们的人已经和大部分德国的高层军政要员进行了暗中接触,其中包括了隆美尔和维茨莱本。和我们先前预料的一样,这两人对希特勒以及纳粹党还是比较反感的,而且对于我们的提议也非常感兴趣,现在德国战的特情官员已经和他们以及其他多位德国将领们进行了解除,有望能够和他们取得明确的谈判结果,最后他们将会配合我们再一次发动对希特勒的刺杀,一旦刺杀希特勒成功,他们就会迅速掌控部队,最后由德国国防军掌控德国的最高权力!”
上一次对希特勒的刺杀,实际上是军情处和部分德国中下层军官的密谋,虽然不少德国国防军的高级将领或多或少知道此事,但也只是表示默认而已,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