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嚣真不是在影射王晓帅,他觉得所有拍文艺片,还想要高票房的导演,都是垃圾!
这不是纯双标吗?
既然选择了逼格和表达自我,就别要求观众认同,再送钱,像贾科长和娄叶一样赚大老外的钱去,那才是本事。
相比之下,外国记者其实更认同楚嚣的说法,很多独立电影导演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拍文艺片就没想过赚钱,就是为了打响名气……
当然,也有那种就是爱电影的导演,只不过太少了。
楚嚣又回答了几个问题,就把现场交给了黄博和其他演员,毕竟他们争取不到表演奖项,多露露脸,也是好的。
回酒店以后,梅根和拉斐尔一人给楚嚣安排了一个专访,大家都在争取客户,楚嚣就是最优质的客户,目标明确,舍得花钱,还配合工作……
专访的内容乏善可陈,就是介绍一下《寄生虫》,然后发表自己想拿奖的想法,给观众、媒体和评委看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给评委看的……
“怎么样?还挺得住吗?”
楚嚣应付了两个专访,专门给思思端了一杯牛奶,顺便关心了一下思思的身体。
思思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你是在关心我,还是关心你儿子。”
“儿子和女儿我都喜欢。”
“呵……”
思思感觉楚嚣就像是一个随时待命的机器,生怕说错一句话,“你不用照顾我的感受。”
“好吧。”
楚嚣觉得有点冤枉,他确实觉得男女都一样……
“你累不累?”
“累什么累?不就是看了一场电影吗?能累到哪去?”
楚嚣果断选择投降,他之前还觉得怀孕对思思影响不大呢,什么孕妇脾气不好,应该都是编的。
没想到思思也开始了,只是比别人稍晚了一些……
楚嚣也没生气,孕妇脾气古怪是体内激素紊乱造成的,他生气也没用。
不过第二天楚嚣去看《闯入者》的时候,他是真生气了,王晓帅这拍的是什么玩意?
不是说《闯入者》不好,而是可以更好。
《闯入者》也好,《日照重庆》也罢,都是非常好的悬疑题材,让王晓帅给拍烂了。
当然,《闯入者》那个少年闯入别人的生活,有点金基德《空房间》的影子,不过王晓帅想要影射,金基德拍的纯粹是边缘人,不可同日而语。
但《空房间》的节奏就非常好,也很明确,虽然后半段变成了魔幻现实主义,起码前半段很悬疑,很抓人。
到了《闯入者》……
算了,除了王晓帅想影射的那点事,还是自然光、手持摄影和慢节奏叙事,这么多年了,一点变化都没有。
不是说文艺片非得加入商业元素,但也不能拍得这么无聊吧?
真不是楚嚣故意和王晓帅过不去,《地久天长》这种拿了柏林影帝影后的电影,都没给王晓帅一个导演奖,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毕竟柏林是欧洲三大之中唯一一个一部电影可以拿好几个奖的电影节,王晓帅还是不行,那就没办法了。
其实就是导演的能力问题,这么多年了,王晓帅一点进步都没有,依然是老一套,甚至还退步了,起码楚嚣觉得《十七岁的单车》和《青红》还不错。
事实也是如此,别看豆瓣都快把《闯入者》夸上天了,实际情况就是王晓帅先报名了柏林被拒,报名戛纳依然被拒,要是威尼斯也被拒绝,他就只能去多伦多了……
楚嚣还是不太了解王晓帅,人家根本看不上多伦多,两年前《我11》被柏林、戛纳和威尼斯先后拒绝,王晓帅干脆就不参加电影节了,这点骨气王晓帅还是有的。
只是可惜吕忠的演技了……
也不只是楚嚣觉得《闯入者》不够好,放映结束之后,意大利记者直接就问王晓帅,“我认为电影节奏拖沓、细节琐碎、结尾略显突兀,不知道王导同不同意?”
问的王晓帅脸直接黑了……
当然,也有好评,好评普遍认为《闯入者》是王晓帅对现实的又一次批判。
明白了吧?人家也觉得是题材好……
王晓帅非常不忿,凭什么《寄生虫》上映之后都是赞誉声,主办方还临时安排了加场,《闯入者》就毁誉参半,连小影厅都坐不满?
楚嚣要是知道王晓帅怎么想,绝对会笑出声,上座率确实和电影质量有关,但关系没有那么大。
更多的是楚嚣
在欧洲的名气比王晓帅大多了,参加电影节早并不是什么优势,拿过的奖硬不硬才是优势。
而且楚嚣花了那么多钱做广告,观众一抬头就能看到《寄生虫》的海报,人家当然要优先观看了。
《闯入者》可没做什么广告,就在场刊放了一页海报,还是内页,有几个人能看到?就算看到了,能记住吗?
不过王晓帅心里还是有逼数的,没有公开抱怨《闯入者》场次少,在国外,可没人惯着他……
《寄生虫》很快就上了推特热搜,搞得一票难求,有人高价收票,甚至还出现了黄牛……
《闯入者》则是很少有人理会,票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