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这就是大宋的禁军(2 / 4)

上灾荒无家可归的灾民也得给条出路啊,于是军队又发挥了起了另一项维护社会‘和谐’的作用。

古代一遇灾荒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灾民,没饭吃只能穿州过府四处流浪,十个八个也不怕,可这些人弄不好就是十万,百万,一旦处理不好,赈灾不及时就会激起民变。到了宋朝这不是问题,一旦饥荒发生,皇帝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开仓放粮,而是竖起招兵旗,把那些青壮都送到军队中吃官饭了。如此一来既补充了军力又安抚了灾民,啥事情都不耽误,大家都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大头兵更多是为了养家糊口,这里待遇不错,只要长得人高马大就行,而且没有严格的退役年龄限制,只要混的好,又没赶上去西北‘锻炼’,孙子都能养大喽,结果禁军队伍中胡子兵成群,弄不好一家三代都能在一个班里当兵。

百年的和平,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到了本朝,现在大宋已是无官不商,人人参与经济建设的时代,禁军往往又驻防在大城市,他们哪里还能坐得住,有心思去跟刀枪棍棒较劲,也跟着冲进了商海。穿着这身皮,还可以有许多便利,衙役税吏们谁敢找他们麻烦,历朝历代没听说过跟‘丘八’打官司能赢的。

军官弄个大酒楼,士兵开个杂货铺;军官敢抢占农田开农场,士兵就敢在路边上种个小菜园;士兵经营靠自己和家属,当官的就直接派兵去干活。很快‘军企’遍及全国,军人的身影出现在各个行业,看到穿着军装修房盖屋的,别认为是在搞‘军地共建’,那一定是军营包工队,妓院里有军官出入,也不一定是逛窑子找小姐的,很可能他就是老板···

天长地久,军官们都懒得费劲搞经营了,士兵们不是都去做买卖了吗,你们挣了钱我不眼红,也可以不让你来点卯出操,军饷你就别要了。这样一来,一些当兵的不高兴了,你扣我军饷,我还当什么兵啊,扭头不告而别,开始军官们没算过账来,还派人去追去抓,后来一想,你们跑,都跑了才好的呢,老子在名册上还给你挂着名,军饷我都给你们签字代领喽。

结果此风愈刮愈烈,当官的胆子越来越大,童贯出兵领了军饷物资直接搬家里去了,国防部长高俅把军营都给卖了,大搞房地产开发,那些没本事又不敢跑的士兵他们也给找了出路,家里有什么活儿,小到看门扫地倒马桶,大到修园子,盖豪宅直接派给他们去干,要钱没有,吃饭不管饱!

······

“唉,这就是我堂堂大宋的军队啊!”赵柽看完黄经臣给他搜集来的军队绝密级的情报长叹一声,摇头苦笑,他原想这史书上把他们埋汰的够呛了,没想到现实更加残酷,直接把他改造旧军队的念头打消了。

赵柽事先设想着绕过‘宗室不能领兵’的规定,通过收买代理人控制改造一支军队,现在他知道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他担心自己就是把百万家财都搭进去,恐怕也填不饱这些人的肚子,到头自己白忙乎一场。

“能不能建立一支新型武装呢,采用现代的训练方法,使用现代的火器作战,那样只要一支精兵就可以改变战争的格局,毕竟这是有先例的,‘八国联军’凭着火枪大炮,只用了区区两千人就一路杀到了北京,占领了一个国家的首都···”当赵柽发现门被堵死了,他不得不想办法从窗户跳出去啦。

“都说宋朝是个美好的时代,我却感觉不到呢,应该让他们自己来看看!”赵柽在前世的时候看过一个网络调查,问‘如果真能穿越,你愿意回到哪个时代?’结果宋朝名列‘鳖头’,说那时gdb名列全球第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举成为国家公务员,捧上铁饭碗,领着国家的补贴,娶上三妻四妾,为官又为商,还不怕纪检委找麻烦,过一生幸福悠闲的蛀虫日子。第一时间看vip小说,就来[]

“这里也许是文人和达官贵族的天堂,却不是一个军人,一个真正的军人的天堂,而是地狱!”当赵柽真的来到这个‘美好时代’的时候,他却只感到无奈,甚至悲哀,为这支军队难过。

他刚刚来到时也曾想过,这是一个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年代,自己也许能够统帅千军万马,跃马横枪,成为青史留名的一代英杰,如果为身份不容,他甚至愿意放弃王爵,当一名铁血小兵。可是现实却将他的美好愿望击的粉碎,这绝不是放弃身份所能改变的,而是现在的军队基本没救了。

说到宋军这支军队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赫赫有名,他开创了以文官领兵的记录,开创了文重武轻的历史先例。要说以文治武,不能不说是项好政策,就是现代东西方各个国家也是大多采用这种制度,不可谓不先进,可是事情就怕从南极走到北极。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初就对武将乱国展开了一系列的治理。先是采用‘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政策消除手握重兵的武将兵权,‘杯酒释兵权’说起来好听,刀在脖子上搁着呢,不交行吗?可也开了以金钱赎买兵权的先河,为这支强军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紧接着按军兵种将禁军分成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殿前司三大块,合称“三司”,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殿前都指挥使称谓“三帅”三衙鼎力,互相牵制,改变了过去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