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扩编(2 / 4)

跟随王爷守土开疆,誓死不离!”赵仁最先清醒过来,单膝跪倒,大声喊道。

“我等愿随王爷守土开疆,誓死不离!”甲伙全伙人翻身跪倒,齐声吼道。

“愿随王爷守土开疆,誓死不离!”场中所有人齐声吼道,其声威震天,在寂静的荒原中传出老远…

……

赵柽回到府中,过了中秋节,秋收秋种过后便是农闲,他立即开始在赵府所辖范围内募兵。兵部给他的卫队定额是五百人,几经扩张,现在府中各个庄子加工坊已有几千户,人口过二万,青壮更是占了多数,从中选出五百人并不是难事,但是赵柽要求的条件苛刻,年龄要在十六岁到十八岁之间,身体素质不能低于禁军的选兵标准,也就是说身高不能低于三尺六寸,合到现在也就是一米七五左右,毕竟在冷兵器时代身高体壮在对攻时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应征的人要着三层衣甲,戴头盔,背着两石弓,挎五十箭,扛着武器,背着三日口粮,负重奔跑由拂晓到日中,能跑百里者,才被录用,另外会骑马,能识字或是精于某种技艺都可以优先录取。

赵柽设置这诸多限制是有原因的,身体好就不用说了,这个时代实行早婚,年龄小的可能还没有家室,那样当兵顾虑少,能够专心训练,当然到了年纪还是允许成亲的,毕竟他的卫队不是武僧团。识字,会骑马可以缩短训练时间,精于某种技艺那用处就多了,打起仗来谁知道会用到什么样的人呢。至于限于赵府范围是为了便于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因为他的队伍中还有许多见不得光的东西,子弟兵还是比来历不明的人要可靠一些。

基于王爷的好名声,募兵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大家都以能到‘敬爱’的王爷身边工作为荣,虽说达不到百里挑一的标准,但是十里挑一还是能做到的。当然王爷也不会亏待大家,选的衣食住行王爷全包,这个不用说哪都一样,每个月可以得到五贯到十贯钱不等的月俸,家里还会每年会获得三十贯钱的补贴,可谓待遇优厚,一人当兵全家小康,所以选出的新兵素质还是不错的。

既然现在是王爷的亲卫队,那么营指挥使就不能再由王爷担任了,赵仁这段时间表现不错,一直协助王爷工作,表现优异,升为指挥使;赵义为指挥副使,赵礼为记事参军;五个伙长也跟着水涨船高提升为都头,正好每人管着一百人,那些当兵的这次也都媳妇熬成婆了,当了队长、伙长,只有赵信说啥不肯再去训练新兵,成了王爷的专职亲随。安排完毕,立刻给兵部报备,很快任命文下来了,几个头最高的得了个九品从九品的官衔。

北府这次彻底变成了个兵营,好在那里地方大,房子多,住进这五百多人也不嫌挤,要做的只是添些训练器材。赵柽这次省心了,不再常驻北府,赵仁他们都刚刚修炼完毕,可谓轻车熟路,有章可循,很快就手了,他们此时也明白了当时王爷的心情,军棍马鞭抡的虎虎生风,给新兵们了第一课。

正当赵柽准备过几天悠闲日子的时候,在京中盘恒了三个月之久的王府五品翊缮何去非带着家眷和学生高宠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荒原一支骑兵在往返驰骋,在有节奏的军号声中变换着队形,他们时而过沟跃涧以锋矢阵形突入‘敌军’劈砍,时而结成雁翅俯身持枪怒射一时枪声震天,时而如同一股即将撞击在崖壁的洪流瞬间分成两股环绕而过,重新结成横列再次出击…当晚霞满天之时,荒原再次恢复了平静,只留下一片‘大战’后的匍匐在地的假人,弹痕累累的标靶诉说着战斗的‘激烈’!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夕阳穿过云层,把天边抹了金黄、橘红,与荒原开放的野争艳斗奇,余晖洒向大地,营地和马群被镀了层玫瑰色,结束了一天训练的亲卫队返回了营地,洗刷干净的马匹栓进了马厩,打着响鼻争食。营地中篝火已经点燃,大家忙着将今天的‘意外收获’开膛剥皮,清洗干净,刷油盐调料,架在火,烤肉的香气立刻弥漫在营地空。

夜幕渐渐降临,草原的秋夜宁静安详,再有几日就是中秋节了,蓝天挂着半月,满天的星星与点点篝火相应成趣,营地远处的绿草,鲜,树林都已经融入了苍茫的夜色中,各种夜虫时隐时现的鸣叫声宣示着自己的存在,奏出一首首醉人的小夜曲。

赵柽看着围着篝火的忙碌的亲卫们,三个月的野外驻训,他们已经完成了野外生存、宿营、乘马射击格斗、在各种复杂地形,气象条件的行军要领和战斗动作及地图的绘制识别、旗语声响等通联手段的基础训练,学会了基本技战术和各基础专业的知识,掌握了步、骑兵基本技能。

这些少年已经伴随自己度过了三百天的日日夜夜的军事训练,经历了严冬和酷暑,他们比之从前黑了,瘦了,但也高了,强壮了,身多了股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气神。十个月严酷的训练已经完成了从一个家仆、顽童、甚至是内侍向一个职业军人转变的第一步。

虽说他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是现在赵柽却没有时间去等待他们的成长,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调回京中,也不知道身后还要经历什么,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