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力战或生(3 / 4)

九,察哥命令宰杀病弱战马,全军饱食,整制兵甲,烧毁帐篷等笨重物资,准备突围;宋军忽然兵撤十里重新下寨,整饬弓马,擦拭武器,调整部署。

七月初十,双方侦骑四处,展开一场斥候间的战斗,而主力按兵不动,蓄势待发。

七月十一,宋军结束休整,弃守转攻,于十里川口全军列阵而出,头一次与夏军展开面对面的对决,川口由于长期受流水冲击,形成一片宽阔的冲击平原,现在成了双方厮杀的战场。

北宋军队征战,往往把部队分成前锋、后卫等各个部分,由各个部分分别组成的阵型,被称为“常阵”。换句话说北宋军队征战,往往将部队根据战术目的分成各个部分,组成“常阵”,然后搭积木似的组合在一起,进行战斗,说起来与现在的模块化有些相似。它包括以下诸阵:先锋阵、策先锋阵、大阵、前阵、东西拐子马阵、无地分马、拒后阵、策殿后阵等。

大阵,即中军阵也,此乃阵中之阵,今ri赵柽排出的乃是四men斗底阵,也分前、中、后三阵。以泽潞路与和岚石路禁军步卒为前阵,步军枪刀手五千在前,每指挥为又为一小阵,十个营四面排布,杂以旁牌标枪,当阵面联布拒马,压住阵脚;五千蕃族弓箭手为弩军g子弩,忠勇军五营骠骑军具其中,泽潞路和岚石路骑军为游骑左右策应,皆由忠勇军副将赵廉率领。

中军众军之首脑,也谓阵眼,中心立起三丈高的红底镶黄帅旗,以近卫队并忠勇军训练营守护,押住大阵。阵中置金鼓、号角、令旗、竖起望车,调度全军,节制众将,赵柽高坐将台统御全军。东西拐子马阵为大阵之左右翼,游牧民族用兵,常常以弓骑骤然聚集,偏攻大阵,一旦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专为救援。

大宋用兵排阵之法,中军大阵之前,别择锐士,散为奇兵,谓之前阵。赵柽命和州兵马钤辖屈汝领兵五千为先锋至于前阵。先锋阵,《chun秋传有云:“出曰治兵,入曰振旅,所以辨等列,顺少长也。”说者云:出则以少者在前,先勇力也;还则在后,明尊卑也。是知出师之时,以少壮勇健之士在前,则先锋之义也;入则少壮勇健者在后,则殿后之义也。

有命麟州兵马钤辖领兵五千为策先锋军置于大阵右翼,负责接应先锋营。咸平中,真宗观阵图,因曰:“北兵寇边,常遣jing悍为前锋。若捍御不及,即有侵轶之患。今盛选锐兵,骁将统领,别为一队,遏其奔冲。彼既挫锐而退,馀则望风不敢进矣。”策先锋阵置阵在先锋阵后,骁将一员统之。先锋抗敌,或兵势不支,则策先锋阵为应援,制其奔突。

拒后阵,殿后兵也。宋军与辽、夏作战中,多次战败都是因为粮道被劫,导致大军崩溃,所以很重视,专设拒后阵,以保粮道辎重。此次赵柽是背城而战,但依然命令赵智率辎重营、工兵营和匠作营及医士营并两营蕃族弓箭手守城,在城中设立野战医院,收治各部伤员,看守辎重,保障后勤供应。

另外各营还置‘无地分马’,选轻锐之兵,各成战队,有一使臣或军头统领,分处阵营前后左右,备缓急驱使,按现在的术语说就是充当预备队,专men用来堵缺口的。但是和‘东西拐子马’有区别的,其没有固定列镇的方位和地点,只准备随时听令相机策应或赴援某部之用的骑兵;而‘东西拐子马’则是有固定列阵方位,作为为大阵之左右翼的骑兵。

对面的夏军虽有损失,但是大部保存完整,编制齐全,察哥亲军保持最为完整,几无损失;静塞军司一路未经大战,在连谷略有损失,依然有兵一万五千有余;嘉宁军司两万兵马,在新秦城下被歼一万,尚有一万进入浊轮川,另外还有作为察哥辅军的一万神勇军司步军。各部战力尚存,可战马损失严重,几经调配,凑齐了三万骑兵,无马的编入步军,兵力上与当面宋军相当。

察哥决定依旧发挥西夏骑兵善于突击敌阵的特长,对宋军展开轮番攻击,直到打开缺口,然后再发起冲锋,突破一翼,展开包围,一举击溃宋军,夺占连谷,补充粮草,渡过屈野河回军西夏。

计议已定,察哥部署各军:左翼由静塞军司统军正川领军一万五千人;右翼嘉宁军司和神勇军司一万五千人组成,由神勇军司统军令淩劼遏统帅;察哥自令亲军两万为中军,随时增援两翼;后军以神勇军司一部殿后。排出常山蛇阵,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首尾皆救。

两军相距三里she住阵脚,列阵已毕。赵柽登上望车向战场上眺望,号角声中,夏军右翼一队骑兵抢先出战,按照他们通常使用的战术,对己方进行sao扰。赵柽知道这是匈奴、回鹘,以及后世的meng古、nv真惯用的方式,他们受到攻击时,便迅速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luan疲惫时,他们便与从两翼冲出的友军从四面包抄,在一阵密集的弓箭she击后蜂拥而来,聚歼追击的敌军。

即已经了解了夏军的战术,赵柽自然不会搭理他,只是让弩军将他们驱逐。红旗摇动,前阵的弩军站起一人,持弓向夏军来向抛she,他的箭落下的地方即为标准,夏军一旦越过此线,则全军万箭齐发,就像现代炮兵的基准炮。夏军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