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来将往(2 / 4)

盾手肩上,锋刃探出三尺有余,后边紧紧顶住,形成一道枪林,后边的绰刀手,剑手也已结成小阵,做好了斩杀闯过枪林的夏军骑手准备。。。

夏军也不是傻子,见宋军阵型不乱,冲上去只能送死,便纷纷勒住马,转向奔回本阵集结,准备再来一次,可这时他们发现出问题了一队宋军趁他们掉头转向减的时刻猛然杀出,从背后对他们发起了攻击夏军骑手不住暗骂,这些宋军来的真是时候,如果掉头迎敌,大家都在跑不是撞在一起,就是被同伴撞下马踩成肉泥,唯一的办法就是快点跑回本阵

正在观阵的察哥看了吃了一惊,他妈的这小子太会掌握火候了,上辈子不是当厨子的,如果自己这些兵跑回本阵,一定会冲乱自己的大阵,他们却可顺势跟进,破阵而入察哥也不是吃素的,急忙立遣一军接应,另调集散落在战场游骑拦截宋军

这种十万人的大会战,赵柽两世加到一起也没有见过,现代战争中这种万人面对面的厮杀场面是极其少见万马奔腾,尘烟蔽ri,兵来将往,对于他来说既刺激又激动,“出击”夏军一动,赵柽在望远镜里看的明明白白,一挥手,十几辆机轮车立刻从阵中冲出迎上刚刚汇集一处准备拦截屈汝部的夏军游骑这些机轮车在几次战斗中战无不胜,赵柽索ing将它们du li成军,编成一队,作为一支奇兵

‘哒哒。。。’十几辆机轮车喷着火冲了上去,密集的弹雨像狂风扫过,地上铺了一层落叶,刚刚聚集的游骑又变成了游魂,受伤未死的战马在战场上四处乱跑,冲乱了他们自己的队列,根本难以再次集结,只能四散逃避如蝗的弹雨

机轮车队击溃夏军游骑,变成一支纵队横插入接应被追击的夏军之间,往返驰骋,播撒着死亡,不管他们是镫里藏身,还是拿大顶玩儿倒立,都难以冲破这条死亡线,十几辆车便将他们隔离在战场之外,接应友军变成了空话

屈汝这边打得也很顺手,他们以多击少,又是从侧后袭击,占了很大便宜,他遣一队轻骑快马将急于归阵的夏军兜头拦住,迫使他们再次转向,再次冲向宋军大阵,而那边也严阵以待,准备好了弩箭等着他们,只能再次转向这下好了,屈汝领着大军像卷大饼似的一层层的将他们裹挟在自己的队伍中,直到再也跑不动了,下场不用问就两个,不是死,就是当俘虏

宋军这边欢声雷动,夏军那边却是垂头丧气,百试不爽的战术这次却让人家卷了大饼察哥是脸se铁青,虽然只损失不到两千人,但是对士气的打击却是很大的,他心里明白的很,输了这阵,责任主要还是在他这种战术是很有效,可也得用对地方,一是对敌军形成了四面包围,二是纵深要大,便于骑兵往返迂回,可这两个条件现在都不具备

察哥出此策即是不得已,也是存着侥幸心理自己被包围,宋军逼阵,己方防御纵深本来就浅,一面又临河,再被压缩,便没了骑兵迂回的余地,丧失了机动ing,为战就已经先败,逼的他只能应战另外就是寄托在对面的那位临阵经验不足,惊慌失措,无法统御全军,可赵柽的表现再次让他失望了。。。(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最最全的小说

蒙古军的战术自从诞生之ri起,就被广大军事家研究,琢磨他们为什么能每每战胜强大的对手泡书)论实力,蒙古军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是狼牙棒,欧洲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可却难敌蒙古军经过多年的争论研究,不谈其他,只在战略战术上也是欧洲骑兵远远不如的,而宋军失去城池依托,在野战的情况下也很少能取得胜利,这些都得意于他们先进的战术素养,而此时的蒙古还是西夏和辽国的附庸,被他们奴役,其战术的形成就是脱胎于他们

都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赵柽不说前世所学所知,就是到了这个世界后首先研究的就是将要面对的夏、辽两个对手,因为这关系到他的小命,所以他收集到了能找到的与西夏相关的战斗资料,从中找出他们惯用的战略战术,想出对策,所以赵柽对他们的战术也不陌生,缺的只剩实践的机会

赵柽注视着战场上的变化,看到夏军列队冲阵,此外还有大批的游骑似乎在做表面上毫无一样的运动他知道这又是夏军常用的一种战术,前边两个横队都是人马身着铁甲,一般的弓弩无法对他们造成伤害,可以称得上是重骑兵,但他们却不是攻击的主力,而是一种为吸引宋军注意力的佯动

一旦双方靠近隐藏在夏军重骑兵后边的轻骑便会突然加以极高的度从重骑兵横队间宽大的缝隙中冲出,向宋军放箭,投掷长矛,发she飞石这种攻击往往会持续几轮,而宋军的大阵在行进,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击,如果阵型不乱,夏军的轻骑便会在重骑兵的掩护下迅撤退,然后重整队形,再次发动进攻这种战术对付行进中的大阵十分有效一般只要两三轮,就会让对方的军心动摇,队形混乱,如果此时对方撤退则处于宽大正面上的夏军重骑兵就会迅变成包抄队形,对敌人进行近距离的砍杀,散在周围的游骑便会果断加入战斗,将突破口撕开掩杀,后果往往是毁灭ing的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