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箭双雕(2 / 4)

转运,就怕夏军故技重施,而我们又兵力缺乏,无力护卫,不得不虑啊!”秦丰现在已经升为岚州团练使,随军出征,他说起往年旧事不无担忧,宋军几次大败,都是败在此次,他担心王爷重蹈覆辙,也出言劝道。

“夏军出兵只带十ri粮草,却往往能坚持数十ri,其中道理大家都明白!”赵柽扫了一眼在座的诸将笑着说道。

“对啊,西夏出兵每每如此,他们都是靠劫掠解决军需,河套地区多有良田,现在眼看就要到了秋收,粮食想来不少,我们也可效仿,只要打下一座城池,便够我们所需了!”赵勇抢先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我军号称仁义之师,劫掠百姓有损威名,也落人口实,刘法将军他ri屠城,虽得大胜,但是也被世人诟病,此次战死未得追封抚恤,恐怕也有此因,王爷纵兵劫掠,现在朝中那些人不说,恐怕战后也会弹劾王爷!”行军主簿申松岳说道。

“这个大家不要忧虑,王爷早已在出兵西征之时讲过,我们可以就地征粮,即给付部分银钱,也可抵顶税赋,虽有强买强卖之嫌,但是也能交待过去!”赵智说道。

“我们即使解决了军需,但是夏军兵多将广,又可据城死守,我们打破一座城池也不容易啊!”宪州团练使韩通说道。

“呵呵,丰州城如何,三个时辰便被我军拿下,攻取城池不过是探囊取物,这个韩团练使不用担心,到时我们打头阵!”高宠大笑着说道。

“韩团练使说的也有道理,攻取丰州我们是内线作战,背靠边境,敌军没有外援,而现在我们深入夏境,敌军援兵瞬息可至,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赵仁却不赞成高宠的说法。

“本王在西北ri短,却知每到此时,经略司安抚使都要率兵巡边防秋,这是何意呢?”赵柽没有表示自己的意见,而是提出了个自己的疑问。

“哦,王爷,每到秋收之时,由于西夏盗割庄稼,抢劫粮食,所以我朝在沿边构筑了许多护耕堡垒,而边军军务中便专有‘防秋’一项,官出巡也是为了防止夏军犯边护秋!”参军王瑾解释道。

“那么我军防守甚严,又有堡寨护耕,为何却每每被夏军得手呢?”赵柽反问道。

“王爷,夏军出兵掠夺,往往是先围了堡寨,使城中的军兵不能出城,然后在分兵劫掠人畜,挑挖窖聚,而田地、牲畜都在城外,夏军突至,不能进城,地里的庄稼也无法搬进城里,所以夏军总会有所收获!”王瑾想想说道,可他看到王爷似笑非笑地脸猛然醒悟,摇苦笑,“唉,下官愚钝,怎么就没想到,多亏王爷点醒,我们也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不错,我军多是骑兵,往来如风,以龙骑围城,骠骑打援,不但可以收缴粮食,还可分散敌人的兵力,一一歼灭,削弱敌军的力量,我想几次下来,他们恐怕再不敢出援,只要我们逐个扫清外围,那么灵州城也是指ri可下!”赵忠点点头道。

“嗯,现下我军长于野战守城之名恐怕早已传遍西夏,正担心他们不敢与我们接战,这样我们即不担心千里运粮的问题,也可解决敌人抱团防守的难题,王爷是一箭双雕啊!”申松岳点头微笑道。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任何战争总是敌对双方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归根结底是战争的动因,土地是立国之本,更是财富之源。 网 无弹窗 更新快

西夏的建立完全是依仗武力不断向外扩张的结果,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是西夏征战的出发点,他们除了以侵耕方式蚕食邻国领土外,西夏主要是以战争掠夺土地。到李元昊称帝时西夏尽有夏、银、绥、宥、灵、会、盐、兰、胜、凉、甘、肃十二州之地。

河套,位於北纬37度线以北,一般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yin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银川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今分属宁夏、内蒙古、陕西。黄河在这里先沿着贺兰山向北,再由於yin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向南,形成‘几’字形,故称河套。河套平原一般分为青铜峡至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有时‘河套平原’被用於仅指东套,和银川平原并列。东套又分为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又称‘后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和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的‘前套’。

气候条件决定西夏境内以灌溉为主,农业局限在面积有限且便于灌溉的平原、谷地和滩地。在李继迁时代便兴修水利,并已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历史发展到这个时期。经过自西汉至汉代历经开垦,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平原农业已经十分发达,河套平原已经和宁夏平原一样变成了沟渠纵横、平畴沃野的塞北江南了,成为粮食主产区。

众所周知。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城镇兴起和发展的前提,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西夏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影响城镇的分布。宁夏平原渠网纵横,湖泊众多,较为富庶,因而州县设置最密,有定州、怀州、静州、西平府、兴庆府等城市。

兴灵地区是西夏腹地,灵州地处银川平原的河东地区。临近鄂尔多斯台地,自然条件比四处流沙的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