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汉、回鹘、吐蕃和党项各族势力争夺的焦点。
宋初李继迁叛宋,率五万jing兵一举攻克灵州,因继迁被北方的辽国封为**,逐改灵州为西平府。他非常喜欢灵州的山川形势,认为“西平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若缮城浚濠,练兵积粟,一旦纵横四出,关中莫知所备。”
因为西夏原来的根据地银、夏一带,东南是北宋王朝领土,东北为强大的辽国,军事上易受威胁,也不利向外扩张。而灵州地区水草丰美,地绕五谷,而且是军事实力相对较弱的回鹘、吐蕃等民族的活动范围,便于向西北方开拓疆域。
再一个灵州地区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其地理位置比银、夏一带优越得多。灵州是当时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冲,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晚唐以后,丝绸之路,主要通过灵州走向西域。另外灵州农牧业发达,土地肥沃,物产丰美,俗有“塞上江南”之美称,得黄河灌溉之利,旱涝保守有建都的优越经济环境。
所以灵州兼备了建都的自然,经济、军事条件,李继迁第二年便从夏州迁居灵州,在此修城挖壕、练兵积粮、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宗庙,直到其子李德明后来再次迁都兴州前后待了十八年,西夏两代国君在灵州苦心经营,从历史史实上理解,实乃真正意义上的西夏这个地方政权的都城。
赵柽到达灵州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离城五里下寨,加固营寨,对灵州围而不攻,随后遣兵占领周边村镇,征收粮草,做出了一副打持久战的模样。他的这番举动却让西夏君臣在夏州的攻守上产生了分歧...
一方认为宋军对灵州围而不攻,不是因为后继无力,而是要围城打援,以逸待劳,歼灭兴庆府最后的军队主力,不要只看到灵州危机,还要看到京师兴庆府,那才是他们终极的目标。而兴庆府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只有先消耗了兴庆府的有生兵力,才能顺利攻克京师。因为宋军知道若马上就攻下灵州,我们就会把兵力集中收缩在兴庆府内,恃城拒守。兴庆府有坚守之利,再有这大军,纵是宋军凶猛也是难以攻克的。
反之,灵州为中兴府屏障,他们若对灵州围而不攻,则我们终究不能冒著失去灵州的风险,而必然会出兵增援灵州。彼时兴庆府的援军远途奔波而来,宋军则已养jing蓄锐完毕,正可以逸待劳,一举将其歼灭。而灵州城的守军若看到援军战败,心知已无援兵可以仗恃,只能开城门投降。那时宋军将我们最后的主力歼灭,灵州又失,兴庆府无力防守,只能束手待毙,岂不中了宋军一石二鸟之计。
另一方却认为,宋军围而不攻是因为他们长途远征,兵疲马乏,粮草不济,一是等待后方调运粮草,二是兵力不足,是待陕西军攻克灵州川合兵后再发起进攻。所以应该先以小股军队轮番sao扰宋军,断其粮道,大军主力坚守城池,同时调集兴庆府jing锐出援灵州,趁宋军河东军兵力匮乏之机,先行歼灭或将其击溃,那么攻打灵州川的陕西军见无法合兵必然退却,灵州之围遂解,河南之地便可收复,灭国之危可解。
就在西夏君臣对增兵的利弊争论不休的时候,灵州又传来宋军河东军突然分兵控制通往灵州的黄河渡口,同时遣兵攻击灵州川上的耀德城...。。
两人打了二三十个回合了,萧合达已经知道眼前这人虽是女子,刀法娴熟,控马的技术也是极好,武艺却不输于男子,而他此时正如赵柽所料,成了一只病猫,只是凭借着多年征战积累的丰富打斗经验在勉力支撑,想胜了她并不容易。 1
此时萧合达听到铁门关失守的消息,可谓震惊不已,铁门关一失,前方便是辽阔的平原,无险可守,以宋军的威势必将难以抵挡,即使能凭借高深的城墙保住灵州,那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就在他心神恍惚的功夫,折美鸾抓住机会马往前窜,两马错蹬的瞬间,双刀齐下迎面劈了下来,萧合达躲闪已经来不及,只能双手合刀上举硬拼。
折美鸾本是站在王爷身后担当护卫,却眼睁睁地看着他中了萧合达的暗算坠马,这镫弩赵柽是头一次见,可她却深知其个头不大,其威力可不小。弓弦是用两根牛筋搅在一起,箭矢和弩机也是通体铁制,结构异常jing巧,虽然she程有限,但是五十步之内能洞穿重甲,专门用于战场上暗算对手,更有甚者会在箭头上喂了剧毒,中者无不丧命...
看王爷中箭坠马瞬间,折美鸾的心像是突然被人摘走了似的,这时她才明白在自己的心中,那个曾经在深巷中舍命救她、金殿放泼与折家解围、缠着自己教授弓箭,以及后来与折家为丰州之事对自己不理不睬的‘顽童’,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已不可替代,所以含恨出手下尽是杀招,一心要为自己的‘心上人’复仇,现在得到了机会怎肯轻易放过。
‘当啷’一声脆响,三把刀碰撞在一起,折美鸾这次势在必得,倾尽了全身的力气,萧合达虽然勇猛,此时已到了灯枯油尽之机。虽然挡住了这一刀,但是也耗尽了全身的力气,被震得虎口开裂。口吐热血,伏在马背上抱鞍而过,要不是他将自己绑在马上,恐怕已经坠马。
“休走!”折美鸾得理不饶人。可两马交错而过,丧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