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隐蔽,而斥候是军中最jing锐的部分。金军久经战阵,怎么会不仔细侦察,所以我们只能等敌军斥候过去才能进入伏击阵地,在这之前不许动那里的一草一木!”
伏击战斗对时间的掌握很高,要求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当敌人没有到来之前,待伏部队必须要耐心沉着地等待,就是敌人来了,但还没有全部进入我阵地之前,也仍然需要指挥员和部队保持沉着及冷静的头脑,不急不躁,很好地观察情况和准确地掌握攻击的时机。
若袭击过早,会暴露伏击意图,使敌人转头脱离逃跑;或及时疏开队形。展开火力向我发起攻击,使敌变被动为主动;若出击过迟,只能揪住敌人的尾巴,打不着或歼灭不了敌人,弄得不好。甚至走过去的敌人重兵主力会像毒蛇一样乘机转回头来向发起攻击,使主动变被动。总之,伏击战斗,一方面。搞好伏是有效击的前提;有效的击,是搞好伏的结果;另一方面。搞好伏是条件,及时击是关键,既不能失之于早,又不能失之于迟。否则,都会造成我伏而未击,或伏而难击的不利后果。
现在赵勇手中只有三千人马,还要分出一个指挥在外围游弋准备打援,又要保留部分预备队,能够第一时间参加战斗的人只有两千人。而要用两千人击败万人,就要靠时机的掌握。只有当敌人部队全部进入我伏击阵地之后,这时伏击部队才能由静转为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泰山压顶之威,向敌人展开突然猛烈的袭击,力求以最大的兵力攻击,以最大的火力压制,乘敌人指挥官还没有完全搞清情况,还没有形成判断,没有定下决心,部队还未来得及疏散展开之际,就给敌以最大的杀伤和压制,由此战而胜之。。。
但是赵勇的压力不止来源于这场以少敌多的伏击战,更大的压力是来源于临行前王爷的嘱托。王爷交给他的任务是‘先站稳脚跟,然后再展开战斗’,要求部队进入敌占区后,不要着急与敌重兵接战,而是要做好基础工作,利用辽国贵族、女真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巩固已有的地盘,先‘占山为王’建立可靠的根据地。
在作战上,把握‘以集小胜为大胜’的作战原则,研究金军的战术特点,绝不能死打硬拼。打仗前一定要先算计下自己的本钱,有便宜就干,没便宜说破天也不能干,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通过小的战斗积累经验后,以游击战、袭扰战,逐步扫清外围,扩大游击区,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牵制金军的兵力,等待时机。
此刻的赵勇不但违背了王爷战略上的安排,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实力,且在战术上的安排也略显仓促。王爷最重情报工作,每战前都会收集敌方详细的情报,大到敌人的兵力多寡、武器的配备,敌军的士气、小到敌人的吃喝拉撒,甚至敌方指挥官的经历和爱好,都要搞清楚。因为情报收集的越丰富,获胜的把握就越大,据此可以调整兵力,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但赵勇对将要伏击的敌人确切人数都没有搞清楚,更不要提敌方领兵的将领是谁了。
作战要讲天时、地利、人和,论天时,赵勇深处敌境,孤军奋战,既无接应也没后援。人和更谈不上,现在往大里说也只有库仑镇的人对他们略有好感,还谈不上信任,往小里讲他们能信任的只有乔坤一人而已。
三样也只占地利这一点,可赵勇敢违命要吃‘夹生饭’也是不得已,如果放弃库仑镇,不但多年经营的据点会丧失,而且刚刚取得同族人的一点信任也将烟飞云散。可要打好这一仗,自己就能在库仑镇真正站住了脚,扩大他们的影响力,且能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削弱女真人在德州地区的统治,但是也有坏的一面,就是引起金军的主意,可能会调集大军围剿,给他们后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
两权相侵取其轻,赵勇下定了决心打这一仗,他一边将自己的计划报告给王爷,一边就开始组织战斗,因为时间不等人,只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啦!
时至巳时,天已大亮,但山谷中还笼罩在大山的yin影中,金军斥候进入了谷道。现在已到了秋末,过了雨季,水量减少,水面刚没过马蹄。往年这个时候,商队要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南去北往,但是因为战乱,繁忙的谷道变得异常清冷,难得见到一个人,马蹄起落溅起的水发出的响声在山谷中传的很远。
“将军,斥候过去了,我们是不是该进入阵地了!”张挺看着远去的斥候消失在山坳,轻声问道。
“等等,不急!金军久经战阵,又刚吃了亏,不会只派出一队斥候的!”赵勇没有动,依然观察着谷内的情况,这一战他豁上了所有的家底,必须保证一击必中。
赵勇的判断果然没有错,在一刻钟后,又一队金军斥候又进入谷道,他们排着松散的队形,彼此相距十余步,手中甚至没有握着刀剑,随意的瞟着山谷两侧的高地,仿佛是在欣赏着这里的美景,他们看似随意凌乱的队形,可在赵勇眼里这却是最为实用的,他们才是金军真正的jing锐。前边过去的那一队其实就是一帮蛋子,随时可以牺牲的送死鬼,他们一旦遇袭,后边的人便可立刻发现,而他们之间的距离给后者留下了足够示jing和备战的时间。
两队斥候过后,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