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历史上曾出现数次太后听政,权倾朝野的时代,也是萧氏最为风光的时刻。现在大家一门心思想着自己当家作主,在此纷乱的局面下走进了死胡同,却忘了萧氏曾经的辉煌,既然同样可以掌权,又何必拘泥于形势呢!
“显仆之议很好,不仅可以摆脱我们陷入耶律氏的皇位之争,还可让我们萧氏地位稳固!”大长老萧沛先表了态。
“大家如果没有异议,就依此行事!”萧察剌也跟着附议,众人中虽有人不甘,但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点了头。
“几位皇子的妃嫔都在逃亡中或被女真所俘,或是流散,即便是耶律余覩的妻妾也没了一个,我们正好可借机联姻,凡各房中有适龄未嫁之女皆可议婚!”萧沛拍板道。
“我有孙女未嫁,其贤良淑德可以进选!”
“我家有女儿今年十六,也算一个!”
“长兄离世,寡嫂未嫁,正好参选!”
“我家还有两个妹妹未嫁,也可送选!”
“我的三女刚刚离婚,还未找到合适人家,正好择一良婿!”…
见计议已定,大家都纷纷推荐自己的女儿、孙女、妹子,也不管是死了丈夫的寡妇,还是离婚的二锅头,都抛了出来,大家都是亲戚关系自然有点乱,他家孙女可能就是耶律家几个小子的二表姨,那家的也许还得给他们叫声舅舅,这还是好的,差上三两辈的也不是没有!
这若是在中原敢这么搞,那就是**啊,都是浸猪笼沉塘的料子,可在契丹人中这个却太正常了。他们的婚配形势还依然保留着原始婚制的痕迹。族内出现的表亲联姻、辈分混乱的各种情况,甥舅、甥姨、表姑侄婚配的现象可称普遍,丈夫死后,其妻由家族内的晚辈继娶之,甚至外孙女嫁外祖父的现象也有。
辽太祖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属于表兄妹结婚,他们的女儿质古公主,后来嫁给了述律平的弟弟萧室鲁,属于甥舅为婚。太宗耶律德光的皇后萧温,则是述律平的弟弟萧室鲁与耶律德光的姐姐质古公主所生的女儿,也是舅舅娶外甥女为妻,而萧温则既是述律平的外孙女,又是她的儿媳妇。道宗的女儿撒葛只下嫁萧霞抹,而道宗又娶萧霞抹的妹妹萧思坦为惠妃,这是岳父与女婿之妹的婚配。
这种接续婚、辈分不清等是最受汉族人非议的一种婚姻形态,但在契丹人眼里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这种婚姻习俗不仅不以为耻,反而认为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可以堂而皇之地进行…
家中可能会出现为皇后,这可是天大的荣耀,于是萧氏族人们将自家的女人们纷纷推到了几位皇子的面前,可人家毕竟是皇族,不会像收破烂似的一股脑收进屋中,门当户对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这种政治联姻,还是要挑拣下的,受益的当然还是像萧显仆、萧察剌这样的名门之女。
几日忙乱后,事情有了结果。萧显仆别看岁数大,动作却很快捷足先登抢下了头筹,他的两个孙女一个成了赵王习泥烈的王妃,一个成了耶律余覩的老婆;萧察剌近水楼台先得月,也不甘示弱把自己的女儿塞到了梁王耶律雅里的怀里;这种好事萧崇杰怎肯落后,放弃成见与三弟重新结成统一战线,将妹妹萧德信预定给了秦王耶律定;大长老慢了一步,但是拿下了许王耶律宁!
可事情还没结束,他们的目光又瞄向了几个未嫁的公主,想着亲上再加亲…(未完待续。)
()临近新年,战后的西京城随着人口的回流,更多的是过去逃散的契丹大小贵族、领主和不愿依附女真的各族豪强纷纷涌入,各路商贾随着战局的稳定也重回大同,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是表面上的平静下是暗潮涌动,街头巷尾议论的多是四位大辽皇子齐聚城中的事情,猜测着谁将成为新的主人。
与此同时,西京城官场也发生了变动,西京巡检使萧崇信的一职却意外被解除,改由梁王耶律雅里的亲兵都统特母哥担任,府尹萧察剌也几次提奏,认为余里衍只是暂代西京留守,现在应该让位于梁王耶律雅里。
而此前一直沉寂的耶律习泥烈也活跃起来,其过去的西京旧部纷纷前往凉城请起出山重新入主西京;再有就是一些从燕京溃散逃难的旧臣也逐渐汇聚西京,这些人手中有兵在西京渐成一股势力,他们也要在西京拥立耶律定即位…
“大人,西京如此下去必会出事,还应早下决心!”原州少城主萧崇杰数日前偷偷潜入西京城,一头钻进了萧察剌的府中,今日城中的萧氏有头有脸的都汇聚于此商讨立嗣之事。..
“我们现在能控制的兵力只有不足万人,即使加上各家的私兵也不到两万人,与其他两方相比不占优势,而耶律余覩却一直没有说话,不知道他支持哪一方!”萧察剌叹口气说道。
“这个老狐狸,他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想让我们争得两败俱伤好从中取利!”西京萧氏的大长老萧沛说道。
“我看不止这么简单,其与先帝仇深似海。怎么会立他的儿子们为主,我担心其是想自立为王!”萧崇杰喝了口酒说道。现在局势发展越来越复杂,他们遥控一位皇子的计划已经破产。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将错就错的立耶律雅里为主,这让他很不甘心。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