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严峻(2 / 4)

州的守将基本上都是原辽国的人,正在彷徨无助,面临马上要被集体迁移的命运,如果宋朝及时伸手拉一把,再打出耶律延禧的亲情牌,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呢?没有例外,都会向宋朝投降。

所以赵柽不想采用过激的手段处理西京的事情,他先约见了耶律余觛,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及当前的形势,并向他表明了自己态度。耶律余觛虽然对赵柽大宋亲王的身份略有惊讶,但并不意外,他早就看明白了,一个世家公子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能量,支撑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有着那么多的猛将,而他没料到的是赵柽是个王爷。

耶律余觛早对大辽失去了信心,对辽帝耶律延禧的被俘只有高兴,绝不会想着去救他。而他对女真他先降后叛,又‘领军’数次打败了他们,令阿骨打亲征失利,损兵折将,女真人再大度恐怕也不会原谅他,留给他的路也就只剩下一条,再说赵二待他不薄,他没有不依附的理由。

两人商议后,决定出手收拾残局,于是便有了耶律余觛率兵进城的事情,面对气势汹汹的德州军,一切皆为浮云,各方势力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对抗,而联姻的事情也让他们失去了再度携手的可能,只能等待耶律余觛的裁决!

赵柽留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

一是维持西京路现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名义上依然是辽的一部分,留用契丹旧官,沿用旧制,保留原有皇室贵族的尊号和待遇,但前提是遵行赵柽的指令,这时上策,这样赵柽依然可以遥控这个政权,而不彻底暴露自己的身份,又可以保持西京相对的稳定。

二是归宋,由宋全面接受西京道,那就没有这么多的好事了,王孙贵族只能作为战俘送往宋都,他们的命运也就不是赵柽所能决定的了,各处官吏皆由宋政府派遣。这是下策,其实是个两败俱伤的打法,可大敌当前,赵柽不希望出现不同的声音。

“几位王爷该娶亲娶亲,像赵王一样当个逍遥王爷多好,何必卷入西京的是是非非,还伤了兄弟的感情!”赵柽讲明了当前的形势,对耶律雅里等三位皇子说道。

“我大辽就此没了吗?”耶律雅里凄然说道,父皇被俘辽国灭亡,让他悲伤不已。

“怎么能说没了呢?西竟是你们耶律氏的,只不过是公主摄政,免得立帝引起各方的打击,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再议!”赵柽笑笑说道,他还是希望他们接受自己的建议。

“那我们岂不成了大宋的属国,要向你们称臣!”秦王耶律定一副依然欠揍的样子对赵柽质问道。

“秦王殿下,如果你要离开西京重振大辽雄威,本王不拦你,随时可以带着你的部下离开,女真人会很欢迎你去和他们战斗的!”赵柽不以为杵,笑笑说道。

“本王…本王再考虑一下燕亲王的建议!”耶律定想在赵柽面前表现的强硬一点,可是话到嘴边又没了底气,讪讪地说道。

“许王殿下如何打算,有什么条件也可说出来!”那两位暂时禁了声,赵柽看向耶律宁问道。

“本王还是听两位哥哥的!”许王耶律宁瞅瞅两个王兄说道,自己的势力最弱,就是大辽不亡也好事也轮不到他,“其实燕亲王的主意也很好,我可以提个问题吗?”他又怯生生地问道…(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大辽国如期完蛋了,大宋还会远吗?此刻的大宋已是千疮百孔,成了一座再难以修复的绝美画卷…

老天欲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进入宣和年间后,大宋天灾频频,东京、熙河、河北等地陆续地震,连宫城也在震动,京东、河北、两浙等路遭受大水灾,百姓只能吃树皮、野菜,甚至人吃人,而官府不去救济,还继续滥征赋税。为支持北伐,王黼横征暴敛,限期让百姓缴纳免夫钱,六千二百余万贯,如有违抗按军法处斩。

对不战自溃的刘延庆不行军法,对残害百姓的官军不行军法,却用军法处斩穷苦百姓,这也算是开创了大宋的先河。而兴兵北伐也耗尽了大宋的最后一点精血,自熙宁、元丰以来积存的军事储备已损耗殆尽,左藏库和各地府库空空如也。

横征暴敛导致大宋民变四起,盗贼横行。最具战斗力的西军在两次北伐中消耗殆尽,禁军虽然众多,但战斗力太弱,已无法用武力摆平,只能招抚。过去民谣有言: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现在又添上了半句,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而招抚后又无力安置,许多地方抚后又叛。

收复燕京曾经让大宋子民引以为豪,无数人为之疯狂,可浮云过后,大家发现燕京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正疯狂的吸收着大宋的财富,成为他们巨大的包袱,经济上已不堪重负。

粮食危机首当其先,即便是军粮也供应困难。燕山府郭药师的常胜军十万余人。队伍日益膨胀,每月需粮十多万斛。全由河东、河北输送,道路因民变而难行,经常断顿。官兵就抢掠富户,拦路抢劫,挤占其他部队粮草饷银。富民只好逃难到厩、巴蜀和江南,而穷苦百姓就更雪上加霜。

为了制衡常胜军,童贯、蔡攸招募燕云强悍之民,编为忠胜军、就粮军。共二十多万人,但是官府无钱米,这二十多万人就自行流落到中原,靠抢掠为生,当地官府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