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燕亲王被免职后添为王府记事参军,此次回京是代表燕亲王恭贺新皇登基送贺表的,可因为金军围城被困京城。结果惹出了这么大事情。如今他带着这么多学生出走西北,那他们的目的地不言自明。
赵桓急令沿途官员派兵拦截,劝导回京,表示可既往不咎,同时命燕亲王府交出陈东,但各地回报陈东一行乘船到了陕西后转入河东,可河东正被金军攻打,各地政权或是瘫痪,或是无暇顾及。暂时无力追查,而河中的回报是未发现他们踪迹。
旬ri后收到燕亲王的罪表,燕亲王称自己管教无方致使府中的人做出如此不法之事,陈东确没有回到府中。现在正全力追查,待找到后定送京请皇上处置,同时陈请处罚。可那里天高皇帝远。又逢战乱,赵桓也无可奈何。只能不了了之,但是听闻燕亲王府直讲陈过廷还在京中。立刻招入朝中授予御史大夫、侍御史掌管台院。
此时又有大臣秘书省校书郎陈公辅上书弹劾太宰李邦彦、中书侍郎王孝迪、尚书左丞蔡懋,并建议加封吴敏为少宰、李纲知枢密院事,徐处仁为中书侍郎,唐袼同知枢密院事,李悦为尚书右丞,简单说,就是请求皇上调整领导班子,把主和派全部清除出去。
赵桓很快批复全部照准,命李邦彦到鄧州作知州,李邦彦说自己家中有丧事,请求回家守孝,暂不上任,赵桓批准,于是李邦彦在几次沉浮后,终于尘埃落定,彻底被踩在了地上。接着又下旨把王孝迪发到了醴泉,把蔡懋贬到了大名府。
一系列的变动后,朝中换上了可靠的人,京师也逐渐恢复了平静,赵桓腾出了手,把目光瞄向了难逃的太上皇,以及如何处理还在太上皇身边的蔡京、童贯等亲信,这些人现在闹得太不像话了。
赵佶出逃后,过了几天苦ri子,后来大批亲信追随而来,ri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车驾渡江,他们便在镇江营缮宫室,建造庭院,做久居之计,每月销竟达二十万贯。而赵佶也并不想全部放弃君权,镇江行营俨然另一朝廷,而蔡京、朱勔在江南势力庞大,他们截留税赋,召集军队,导致‘自江以南,诏令不行’不行。
赵桓这次是下了狠手,打算是多年恩怨一起了,他当太子时这些人就找别扭,导致东宫之位数次动摇。在他即位的第四天,太学生伏阙上书,要求朝廷严惩jian贼。赵恒当时就打算派人秘密处决他们,但其时童贯、蔡攸已随徽宗南下,投鼠忌器,唯恐他们万一挟持太上皇另立朝廷,后果将不堪设想,只得暂时作罢。
留在京中的梁师成和王黼就没那么好运气了。赵佶内禅让梁师成眼看立赵楷的图谋失败,他立即摇身一变,反戈一击,向赵桓献媚,说他一手促成了道君让位,让吴敏动员,确保太子即位。以致赵桓竟误认为梁师成有“旧恩”,一度还舍不得杀他。
梁师成也生怕离了皇上会被人处置,所以寝食都不离钦宗一步,就连皇帝上厕所,他都恭侍厕外,以防不测。但赵恒也不傻,怎么会留他长久,下诏将其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由开封府支‘保护’到任所,行次到八角镇时,府吏缢杀了梁师成,上表说其‘暴死’。
而梁师成的干儿子王黼早就下台了,可他在废太子一事上太上心了,赵恒一朝登基,怎么会忘了当初‘必诛之’的誓言,先诏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籍其家。但碍于太祖不杀士大夫的祖训,不能明着下手,就把他交给了与其有仇的开封府尹聂山,聂山暗遣杀手追至雍丘南辅固村,戕之,托言为盗所杀。
另一个上了黑名单的高俅,当初也率领禁军跟随太上皇南去,可走到半路上和童贯发生了内讧,两人打了一仗被扔在了半道上。高俅心灰意冷,不久即“以疾为解,辞归京师”,从此断绝了与太上皇的联系,但是却因祸得福,没有受到牵连,逃过了这轮清洗。
该贬的贬了,该杀的杀了,现在就是想办法将太上皇给弄回来了,先是李纲连上两道奏折,请求皇上请回太上皇,赵桓立刻准了,派出太上皇帝行宫迎奉使敦促他爹回朝,可事情却并不顺利…
………
再说南侵的东路金军带走了肃王赵枢和太宰张邦昌及驸马都尉曹晟北返,他们在初来之时为了收买人心,以减少当地人对他们的敌视,并没有大肆屠杀汉民,一路上只是略有抢掠补充军粮。但是在京城的这一段ri子,让他们彻底认识到了大宋朝的软弱,回去的时候就放开了胆。
金军抱着不抢白不抢,抢了也白抢的态度,是走一路,抢一路,杀一路,所有村镇全部被洗劫一空,所有人口尽被抓走,随军北迁。真是杀人如割麻,丑闻数百里,人口大量的死亡,被掳走,导致井里萧然,无复烟爨。从汴京到黄河间几百里尸陈遍野,到处是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
可就在大队人马开往黄河岸边的时候,翰离不忽然得报听说宋军派军来追击,因为摸不清宋军虚实,他命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但是他们抢得东西太多了,想快也快不了。当宋军追近只有二十里的时候,翰离不大惊失se,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宋军忽然又停止了脚步,使他得以安全渡过黄河。
等过了黄河后,翰离不传令不准再进城抢掠,理由却很有意思,就是宋朝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