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蒋干盗书(2 / 4)

“嗯,说下去!”赵柽夹过见喜为他裹好的荷叶饼咬了口说道,顺子的话正应了他的预判,此事果然和张邦昌脱不了干系。

“是!”顺子说道,“翰离不上次退兵后,便觉得张邦昌没有什么用处,便将他留在了燕京府看管。二次南侵后,他们索要王爷为质果,并被王爷逼退,他们便想出了一计以达到将王爷扳倒的目的…!”顺子便将自己所探听的消息娓娓道来!

开始翰离不和宗翰定下索要赵柽为质办法以达到除掉他目的,可事与愿违,翰离不在赵柽滞留磁州期间,以为两军合兵南下已成定居,而已将他调出京师,便以为病权赵柽的作用基本丧失,如果半路将他截杀,还能以宋朝不肯按时履约为由继续南下。

人算不如天算,赵柽不但挫败了翰离不的刺杀行动,反而给他提供了不肯到金营为质和与他们和议的理由,随后的战斗中又屡战屡败,又发生了上京民乱的事情,翰离不和刘彦宗面对赵柽的步步紧逼,束手策,这时赵柽在和议中索要在金营中为质的肃王和太宰,两人便想出了毒计。

翰离不先遣王到燕京府去见张邦昌,但绝口不提前线战事,只说奉大金都统军完颜斜也之命前来,让他回国劝说赵桓让位于太子,去学他的父亲太上皇,那么大金国保他仍未太宰主持朝政。如果答应即可放他回去,如果不答应就将他万马踩踏而死,尸骨存!

张邦昌在燕京府这一住已经快一年了,金军将他关在城中座庙里圈禁,吃得是残羹剩饭,穿的是还是自己从京中带来的旧衣,随从早就被金人掳走当奴隶卖了,剩他老哥儿一个每日独坐在庙中对着孤灯古佛,这种日子简直就快让他崩溃了,可惜的是他还舍不得死,每日苦熬着。

现在张邦昌有了出去的机会,怎么肯放过,当下答应了,而待遇马上发生了变化,便随王踏上了回国之路。可到了赵州便止步不前,这时翰离不对他又是一番恐吓,仍是那番话让他劝赵桓让位。

张邦昌这时又有点后悔了,原来他以为金军已经再次兵临城下,自己去说不但能保住大宋江山不易主,而且还能让皇上保住性命,行的是‘忠义’之事。可女真人才到赵州,自己要去劝皇上退位,不但会背上骂名,而且那不就是找死吗?他的变化岂会逃过翰离不的眼睛,当然又是一番威逼利诱,张邦昌想想留在金国就是个死,回去以后自己见机行事也许还能活下来,于是又答应下来。

等张邦昌被聂山和赵柽接回去,他才明白现在是女真人被打得丢盔卸甲,战事对大宋有利,那么自己就是被金人利用了,更不敢对劝皇上退位的事情吐露半字,当下便以思乡心切为由住了一日便走。

走到相州的时候,知州黄潜善为张邦昌一行接风洗尘,酒席中大家盛赞燕王英雄了得,不但将女真人击退数百里,还迎回了太宰。张邦昌听了心中犯苦,担心要是皇上知道了女真人交给自己的使命,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呢,于是便不愿再往前走!

直到一晚金使王喝醉了酒,怒气冲冲的闯到了张邦昌的房间,怒斥他背信同时意间说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张邦昌才再次踏上了回京的路,他知道只要将这个秘密告诉皇上,起码自己的脑袋保住了…(未完待续……)

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不仅朝中百官,皇亲贵胄,还有各国的使臣尽皆参加,而燕王赵柽成了朝会的主角,他的座位排在了南班第一位,几位前朝的老王爷都屈居他的下首。皇上大家赞赏之余,还当着众人的面赐了御酒,赏了玉带,特许其殿前骑马。

此后的几天,皇上大相国寺烧香,南御苑射弓,驾幸五岳观、上清宫,只要皇上出现的地方,他身边总是少不了燕王的身影。正月十六观灯,皇上接受万民欢呼,他也伴随左右,随后赐其在右楼赏灯,这个乃是过去是当朝太宰的位置,赵柽请辞不准…

大家从种种迹象测,皇上对燕王要予以重用,说来他是屡建奇功,解太原之围,解大名府之围,这都是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不世之功。在这多事之秋,必被皇上依为左膀右臂,飞黄腾达就在眼前。

可赵柽却没有这种飘飘然的良好感觉,皇上暧昧的态度、耿南仲皮笑肉不笑的老脸、张邦昌阴冷的奸笑、还有赵构的刻意疏远,以及久未露面的少宰唐恪,都让赵柽感到一张形的大网已经将自己罩住,越收越紧,让他感到窒息,一个阴谋正向自己逼近。

令赵柽感到恐惧的是自己对于这个阴谋还一所知,就如同自己前世的海上渗透yyng,自己躲在潜艇狭小的鱼雷发射管中,眼前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亮,耳边只有海浪敲击钢铁的声音,不知道自己在海底的哪一处。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更不知道外边是什么在等待自己。而对知的恐惧更甚于对死亡的恐惧![

“王爷,顺子约您到酒楼一见。说您交待的事情基本查清楚了!”逢喜悄悄进来说道。

“顺子的架子是越来越大了,居然敢叫王爷去见他,该好好地教训他一下了!”见喜冷哼一声说道。

“不要怪他,是我告诉他的,没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不要到府中来,有事在外边相商!”赵柽摆手说道。

“二爷,现在咱们敌人太多了,外边不比府中安全,还是让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