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冬雷行动(2 / 4)

进,这里是牧区,散布着大小数不清的部落,他们的实力都不足以抵抗大军的前进,赵勇以旅为单位将自己统帅的各部分成六路,每路间相隔三十里齐头并进向前,形成二百里的宽大正面,这样各部之间便于联系,一旦有险即可就近支援,还便于放牧,解决马匹的放牧问题。

西路金军南下攻宋,都是以奉圣州为前进基地,因而女真人的势力在这里较强,可野战小部金军根本不敢列阵一战,即使固守据点,面对铁碾子一样滚滚而来的西京大军,他们也法抵挡。赵勇的大军势如破竹,只用了八天时间便进军千里,攻破县城五座,击垮部落武装的拦截,沿途收服蕃民万帐,缴获马匹二十多万匹,牛羊十万计。

二十天的时间,东路军已经到达了多伦,完成此次战役第一阶段的目标。女真人四散逃入北部更远的上京,或是越过炭山退入中京。赵勇留兵掉头转向南,经过连日激战克天岭天险,越过古长城,进入奉圣州腹地,攻下了望云。此时女真人调集了驻可汗州、永兴、归化州的三万金军屯于龙山挡住了赵勇部继续前进的脚步…

西路军的赵耻部迟于东路三天发起攻击,采用的却是另外一种打法。他以狮将加强狼将二旅自东胜州的和清军出发进攻天德军;以虎将加强炮兵一部,自东胜州振武出发进攻云内州;以豹将及加强的狼将一旅,炮兵一部,从德州出发攻击丰州。

赵耻敢于分兵三路进攻,是他经过了缜密的侦察和对敌情的了解。天德军及云内州先后被西夏和女真攻下。宗翰当时为了让党项人替自己牵制宋朝的西军,曾将两州许给他们,后来又反悔,亲自领兵将两州夺回,为了继续攻宋他没有留军驻戍,而是交给了降服于金国的白鞑靼代为守护,金国只在丰州设立招讨司遥领。

白鞑靼所部比之女真人战斗力要弱,而人口驻扎的分散,又多为游牧,城市中驻扎的兵力不会太多,如果以大兵团野战更是忠勇军求之不得的事情,那样也不用在一个个的去收拾他们了。现在赵勇的东兵团率先发起了攻击,那么就将这三州也隔离开来,根本法再得到援军,而上京调兵又被浩瀚的沙漠隔绝,等他们来了,黄瓜菜都凉了。

张岳受命率领狼二旅配合狮将作战,他的任务是越过乌梁素海沙漠切断天德军的敌人逃往西夏的通道。这片沙漠对他来说十分熟悉,因为沙漠那边就是大宋河中路的地盘,他们二旅是沙漠作战旅,经常在这一带训练。当年为了西夏背盟之事,王爷曾准备对西夏用兵,他们便以天德军为假想敌进行过作战演习,后来女真人抢下了手,此事便作罢!

这次作战副帅却让二旅配合狮将作战,只承担个断敌退路,收拾残兵的任务,这让张岳十分不服气。他们二旅虽说划进了步军,其实却一点也不比马军差,每人也是双骑,一匹马,一匹骆驼,并配有速射炮,火力也不必任何一个旅差,甚至比之他们还更强。[

但也正是因为二旅装备特殊,很少能有对口的任务,所以这次一出发,张岳就打定主意要露一小手…(未完待续。。。)

阴山山地区西起黄河后套平原以北,东至多伦,由阴山、大青山及察哈尔低山丘陵组成,包括了西京道北部、上京道南部的部分地区,这条东西向的山地形如屏障,在气候和农牧业生产上形成了一条重要的自然分界线。

白鞑靼在辽国时期便游牧于阴山长城一带,他们中部分贵族自称是沙陀后裔,奉唐末五代时的晋王李克用为先祖,因此又自诩为晋王‘沙陀雁门节度使’的后裔,视阴山一带为其故土。

白鞑靼人主要经营畜牧业,少数人从事农耕。辽在他们的领地设置了驿站,开辟了通往漠北的驿路,又设榷场、和粜所和官仓。因处于交通要道,官民贸易发达,形成了一些城镇和村落,已有些简单的冶铸铜铁的手工业。因处在不同文化的各民族之间,许多人通晓多种语言文字、文化水平较高,有人专以充当通译人为业。

他们先臣属于辽,金灭辽后,又臣属于金,在这混乱的几年年,又吸收了一些从西域内迁的回鹘人、亡辽的契丹人,以及邻近的汉人和西夏人,称雄于阴山一带。而赵柽的第一步计划是恢复西京旧界,以阴山作为屏障,免除北方的侵扰,同时作为向西、北扩展的前进基地,因此他制定的战略必然和白鞑靼的活动区域发生碰撞,冲突不可避免。

几仗打下来,赵柽并不满意,众将也觉得憋屈,一种大炮打蚊子有劲儿使不上的感觉,鞑靼人的摇摆不定,忽东忽西的游击,让西京军难以捕捉敌人,只能被动的追击,或者是将军队布置于重点地区防守,难以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

赵柽明白敌人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采用游击战术对付自己。说明鞑靼很明白他们遇到了强大的敌人,战术选择也是正确的,这是弱者对抗强者、颠覆秩序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他们作为强者的一方,尽管优势明显,但是要取得反游击战的胜利也绝非易事,短时间内将他们全部歼灭也十分困难。

痛定思痛,面对新的敌人。赵柽知道自己要改变战术,作为前世的特种兵,游击战和反游击战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而现在鞑靼的游击战术还处于最初的原始阶段,依靠生活和生产中的本能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