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没有高大的树木,谷中又是砂砾,山上多是坚石根本无法构筑工事,平地设防要顶住两边的进攻,困难可想而知。张岳赶到后,略一思索即可命令工兵队选择土石疏松的山坡实施爆破,利用滑下来的土石缩小山口的宽度,并可利用其作为掩体。中间空缺则用背囊盛装砂砾当做沙袋封堵,在最短的时间封闭了山口。随后张岳又命二营、三营攻占山口两侧的多个制高点,完成了战斗准备…
山地围歼战也是一场剧烈的阵地攻坚战。宋军于寅时发起总攻,从四面八方多路展开突击。敌娄室部和汉军部依靠占领的铁壁关两侧的山地,依托巨石,居高临下,不断对我发起反冲击,并遣兵争夺山口,试图恢复与外部的联系。
从战术上来说,依托阵地的反冲击,可以给对方以相当的杀伤,何况宋军为了争夺每一个山头、高地,要从下向上仰攻,每克一点,往往经过数次、十数次的冲锋,反复争夺,直到刺刀见红,其激烈程度,为中兴军出战以来所少见。
中兴军凭借犀利的火器和顽强的战斗作风,逐次粉碎敌人的顽抗,缩小了包围圈。完颜娄室在宋军强大攻势的重压下,组织了大规模的反击,先向南,又向西,后向东寻隙冲击,试图突出重围,均被中兴军击退,并遭到惨重杀伤。战至傍晚,围困的金军已被压缩于东西三里,南北二里的狭窄山区。该地草木极少,水源奇缺,金军处于箭矢短缺,得不到有效增援,处于极端饥渴难支的狼狈困境。
次日上午宋军再次发起攻击,首先集中强大的炮兵火力,向敌军密集的山头、高地猛烈轰击。在浓烟和火光中,敌人的血肉与岩石碎片齐飞,形成一片混乱,步兵在强大炮火掩护下猛烈冲击,越战越勇,山寨义军也加入了围歼的战斗,他们已经杀红了眼,哪里有敌人就向哪里冲,将金军冲的七零八落…
阻援战斗则是艰苦的阵地防御战。发现山口被占后,翰离不命完颜宗磬夺回山口,二旅利用既设野战工事进行了顽强的阻击,象一座座坚固的堤坝,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挡住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刘彦宗部则企图从地势比较平缓的五马山东麓进攻接应娄室,却被狼将三旅所阻,激战竟日也只前进了不到一里,与娄室隔着两道山梁无法相见。
处于五马山西路的金军本是用来截击从朝天关突围的宋军的,此时在各部增援失利的情况下,受命准备回援时,却发现井陉道方向出现大批宋军,他们渡过了槐水,向这边杀来,使他们不敢妄动。
与此同时,翰离不也接到侦骑报告,中山镇的宋军已经攻下真定快速向赞皇靠近,归德府和信德府的宋军也大举北进向赵州逼近,在冀州与宗翰部对峙的中兴军也突然转向直奔这里而来。他意识到宋军这是要合围己部,将他留在这里。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全力救出娄室,然后集中兵力与宋军决战,可他也知道如果这样己方几无胜算,救出娄室也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以残兵再与宋军对战凶多吉少;另一条路就是放弃娄室,自己集合所有力量在宋军合围完成前利用自己骑兵的优势迅速撤退,跳出包围圈…(未完待续。。)
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大量成建制的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歼灭战,通常是转变双方强弱对比的转折点。例如苏德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等。这缘于一支部队被成建制消灭后,新部队短期内形不成战斗力。
在宋金战争持续的数年间,宋军一直处于逃跑和防御状态,不仅歼灭金军一个千人队以上部队的战例极少,就连歼灭金军百人队的战例也不多。尽管后期在中兴军的打击下伤亡也不小,但由于很少被成建制消灭,其受损的部队补充进杂役兵和厢军后,以老带新,也可以迅速恢复战斗力。
赵柽此次调集了中兴军狮将、狼将和虎将部分及各直属队,共计十八个旅的近五万的兵力,再加上河北地区的义军和州军已有十多万的兵力,不仅在数量上多于翰离不部,而且由于中兴军的加入质量也超过了敌方。在太上皇已经被安全送回了河南,负责‘扎口子’的各部也全部部署到位,决战的时刻已经来到。
此次战役的目的,赵柽计划歼灭金军三到四个万人队,重创其余部,使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形成战斗力,迫使金军转为守势,改变宋朝被动的防御态势。为自己整顿内政,恢复经济,编练军队争取时间,为以后反攻打下基础。
翰离不所部最精锐的是完颜娄室、完颜希尹和完颜宗磐三个女真人编成的万人队以及翰离不的直属亲军,再就是刘彦宗率领的汉军。赵柽便把矛头对准了他们,赵廉根据王爷的意图制定了作战计划。现在因为五马山寨久攻不破,这些精锐都陆续投入了战斗。被吸引在山中。
金军现在调集了大部兵力,分成东西两个集团沿铁壁关至朝天关南北一线山势主脉进攻。目前金军只占据了周围的一些小阵地、部分高地和山峰的斜坡,并没有撼动宋军的防线,他们仍旧牢牢地控制着铁壁关及周围制高点。而要达成围歼金军的战役目的,宋军各部必须协同动作,其关键在于合围与割裂。围歼敌人的关键第一是合围,防敌逃走;第二是割裂被围之敌,以便各个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