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涿州(二)(2 / 4)

推到阵前便开始一轮紧似一轮的开始炮击,机枪封锁垛口,一队宋军推着桥车越阵而出,在护城壕上架起数座浮桥,紧接着城门洞下便传来声闷响。躲在城根下的银术可掏掏震得‘嗡嗡’之响的耳朵笑了,总拿老一套蒙人,你们折腾半天,老子毫毛未伤!

“都统,宋军未能炸开城门…”在城头监视宋军动向的一个金将灰头土脸的跑下城来报告道。

“是不是恼羞成怒,抬着梯子冲上来了,准备上城!”银术可不等他说完,便得意的说道。

“都统,不是,是宋军又…”那金将赶紧摆手道。

“退了?!”银术可惊喜地站起身喊道,可城外又传来一声巨响,他听了一愣神儿,忽然觉得脚下一震,恍惚间好像城墙都在跟着晃动,但很快他就发现不是自己的错觉,城墙上的土簌簌而落,有士兵从城上惨叫着滚了下来。

“怎么回事?”银术可大怒,扭脸冲前来禀报的金将吼道。

“都统,宋军推出来两门巨型火炮!”这金将终于把后半句说了出来…

眼见工兵上去未能爆破成功,虎将统制知道王衡金军一定是封堵了城门,在这种情况下对付这种坚城只有准备强攻了,就在他准备调兵准备攻城器械登城时,赵勇制止了他。

赵柽在攻灵州时就意识到装备的佛郎机速射炮和臼炮的威力对付设防严密的坚城是不够,他知道随着金国的南下扩张,必然会在侵略中吸收中原地区的军事谋略,攻守战术,制造出先进的器械和筑城方法。那将来的战斗中,以现在的武器装备将难以胜任,尤其是像灵州这样的大城。那时就开始命人试制攻城炮,但是在这个时代铸造千斤以上的火炮是十分困难的。

直到第三次金军入侵前工坊才试制成功几门千斤火炮,随后仓促组建了重炮营,准备攻取汴京之用,但一直未能用上。在登基后,赵柽掌握了全国的物力财力,加大了火炮研制的力度,终于试制成功,炮身以青铜铸造重八千斤,想想不算手工费,口径八寸,发射的实心铁弹都有脑袋大,而装药就得二十斤,但也是烧钱无数,仅就所耗的铜就能铸多少铜钱啊,还不算这一门炮就得一个都的兵丁伺候着。

这炮在如今动辄上百吨的大炮面前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就是巨无霸,可也不是没有缺点,它长于攻城,能发射多种弹药,却拙于野战,采用前膛装药,导致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只能定点轰击。当敌我情势发生逆转,则无法机动反应,临阵时如果没有步骑兵的配合和保护,还不足以稳操胜券。

正是考虑到这玩意儿太笨重,赵柽这次打燕京城才没带上这两门攻城炮,而是留给了赵勇使用,现在正好拿岐沟关试刀。这头一炮出去没打准,正打在了城墙的上部薄弱处,在关墙上开了个豁口。调整后,两门炮轮番对城墙底部射击,只是夯土筑成的墙体在炮弹的撞击下先是一层层的剥落,接着成块的滑落,最后在两门炮的齐射下轰然垮塌,不待烟尘散尽,岳飞一马当先率兵向缺口扑去,他要一雪前耻…(未完待续。。)

孙子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场成功的战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小的伤亡和损失取得最后的胜利。根据己方的兵力超出敌方数量,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避免硬拼,而要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种观点是以务实为基础的,战争追求胜利为最终极目标,而以最小代价取得更大胜利更是务实的表现。胜利是所有谋略的目标,谋略的作用就应该是胜利代价的最小化,而不是使战争多么精彩,如果以两败俱伤为代价而取得微弱的胜利绝不是兵家所为。战场不应是军事指挥员个人才华的秀场,更不是游戏,既不好玩,也不该去玩…

岳飞率领的左翼宋军超过了大队率先到达了岐沟关下,见金军闭关不出,认为关中只是些败退的金军不敢应战,便想一鼓作气拿下关口立下头功。中山路州军在岳飞的严格训练下已经成为一支劲旅,得令后立即展开队形发起攻击,但是他们却犯了大忌,战前没有进行仔细的侦察,对岐沟关中的兵力和设防情况一无所知。

此次出战的中山路州军共有马步军二万人,装备的弓弩刀枪这些冷兵器,而岐沟关中的金军是平州军的一个奇装满员的万人队,加上银术可收拢的一些败退回来的残军,兵力虽稍逊与中山州军,但是他们占据坚城,又有银术可这员大将指挥,宋军那点兵力优势即可忽略不计。

谈判时,金军诸将先前判断南朝陈兵边界不过是恐吓金国。想在谈判中捞些好处,即使打也只会是小打。不会出动禁军发起全面战争。基于作出了这种预断,即使宋军发动攻击。只要守住岐沟关,便能为燕京派出援兵争取到时间。

银术可是员猛将却并不鲁莽,在雄州接到南朝战书后,震惊可想而知,南朝这是要真打,但他也没有预料到宋军会这么快就发动攻击,当他听到边界上传来猛烈的炮声时,就知道南朝出动了禁军,而凭边界上这些守备部队根本抗不住。所以炮声一响。他就退到了岐沟关,欲借助坚城阻敌待援。

银术可回到岐沟关立刻向燕京求援,并整军备战,他与宋朝禁军的前身‘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