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都是钱闹的(2 / 4)

理的马,而是眼前一座座荒山,他们开出五百贯一顷的价格收买所有权。乌蒙部的首领罗继昌想不出在他们眼中除了挡路碍事,还可以长些猎物的荒山野岭还有何用,而这些钱足以让他在大理买下百亩好地了,如果将其所属的其中千顷荒山卖于这些大宋商人,一下子便可得钱五十万贯。

罗继昌觉得这笔买卖十分合算,可以耕种好地留给自己,荒山变成了银子,而这笔钱足可以让自己三代吃喝不愁了,当下爽快的答应了。而更令他意外的是传说中奸』诈狡猾的大宋商人做起买卖来却十分公平,连山上树木,修建的寨子,甚至山上的坝田都折合成银两一并算还给他,合计六十万贯钱。六十万两银子堆在一起像座小山,面对这笔从天而降的意外之财,罗继昌乐得差点没晕过去,乌蒙族上下更是不欢欣鼓舞,大家的好日子到了!

天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乍富的他们穿金戴银,吃香喝辣的炫富,乌蒙部发了大财的事情很快传到了东川其它各部的耳朵里,他们纷纷上门讨教发财的秘诀。老罗碍于各位兄弟的面儿没能守住这个秘密,文学网了。听闻一直被他们当做废物的荒山竟然卖了这么高的价钱,便希望乌蒙部做个介绍人与宋商接洽,问问能否把他们的山也买了。

罗继昌想想同意了,有钱大家挣吗!可他跟宋商一说,他们却生气了,说他们乌蒙人不守信义,将事情说了出去,嚷嚷着让他们退钱——不买了。老罗这才想起双方谈判时确实曾经说过,这件事情两边各自知道就好,千万不要散播,免得引起官方的注意,如果有违反不但退钱,还要按照总价的一半赔款。他一下傻了,刚到手的钱退给人家不说,还要赔三十万贯,他们哪里有啊!

到嘴的肥肉谁也不愿意吐出去,何况是那么一大笔财富。罗继昌连问几个为什么,不过他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论想什么办法也要将这笔钱留下。宋商叹了几口气才说明原因,原来问题是出在了大理国的国相高顺贞身上,宋使在建市谈判失败后,提出想要在大理国东川郡租用矿场,他们这些商人提早探听到了消息所以收买矿场想从中赚点钱,所以要求他们保密,否则消息泄露』岂不一所获了。

罗继昌一听大怒,不过他不是恨宋商狡诈,而是痛恨高素贞这东西,大宋要租用东川郡的土地而他们却对此一所知,肯定是想将钱装到自己兜里,自己别说吃肉连汤都喝不上。于是立刻表态,这地是他说了算,即便两国谈判不成,也会按照协议将地交给他们使用,绝不会让其吃亏,可希望宋商能将其他各部的荒山也一并买下来。

商人都是唯利是图,终于在东川六部各族首领祭了天神,发了血誓之后答应下来,但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钱,只能现付一部分,余下部分可以以货物抵偿,最后宋商费高达二百余万贯的价钱买下了东川郡的荒山,但是条件是各部必须条件的保护他们和土地的安全,不能让大理国插』手其中之事。看在钱的面子上,大家都同意了…

〖更新快纯文字 〗

当年段思平立国之初借兵于东方黑爨、松爨三十七蛮部。三十七部除落恐、溪处、思陀、铁容等少部分为和蛮等民族外,其余均是滇东、滇东北、滇中、滇南及黔西的乌蛮。由于大理政权“其成功实赖东方诸蛮”,故于建国之初“皆颁赐宝贝,大行封赏”,减免徭役。这些被封的乌蛮贵族都是“世官世禄,管土管民”的大、小封建领主。

后期由于大理国主的懦弱和边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进步,独立意识的增强,而统治阶层内部派系林立,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地方势力做大以至于左右王权,地方的离心力也就逐渐的增大了,这一切使得大理最高统治者实际控制的地盘比名义上的辖区要小得多。

大理政权周边许多所属地区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导致地方势力强大的部落拥兵自重常侵占邻近各族人民土地以扩张自己的领地和势力范围,及至自立为国。这些地方自治政权的纷纷兴起,必然严重动摇了大理国的统治根基,不稳定因素日益膨胀,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引发动乱』…

这次动乱』真正的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钱。大理国七分山三分田,农业收入有限,好在手工业比较发达,又曾经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靠着茶马古道能有些收入,但是这些钱大部分都落入了朝廷和大部族的手中。其他部落的收入主要是靠卖马,可马的买家通常只有一家,那就是临近的大宋。

宋朝建国之初就接连失去了牧马之所,只能高价从契丹和西夏买马,但是却因为彼此间经常发生战争而导致马路断绝,为了补充军马只能从大理收买‘广马’。所谓广马是指宋朝廷由广南西路所买之马,而马产于大理。大宋每年买马最多时有三千余匹。贸易额在二十万两白银左右。虽然这点钱对于宋来说没有多少,但是对于大理的一些部落来说却是十分丰厚,使他们将贩马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通过战马贸易使部落致富,以战马经济立国。

在丰厚的利润刺激下。谁都想在其中分一勺羹,贩马过程中必然受到其他人的阻碍,一些部落在交通要冲上建造了数的哨卡、战垒,沿途出动兵士护送,不惜以武力闯关、开路,可见大宋对他们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