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金水军(2 / 4)

一定的农业,舟船是女真重要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工具,但造船水平很低,只能‘刳木为舟’,制造独木舟,这一环境和生活特点决定了女真民族中有一定数量的较为熟悉舟船的人才,他们就是金水军最早的组成成员。

其后的部落统一战争中,女真部必然与辽和高丽产生矛盾,进而转变为激烈的军事冲突。与辽的战争主要是在陆地上进行,但是双方在辽东半岛附近的近海也有一定规模的海战和海岛争夺战。高丽与金相连,双方接触和交往较多,双方在海上也发生过战斗。初创时期金水军也在战斗中出现并积累了些作战经验。

总体来说,这时的金国水军规模较小,成员也以女真人为主。一次参战不过二十余舟,甚至只有三十多人,而且水陆军界限不分明,并不专于水战,同样也参与陆战,担负的任务也不单一,有时作为一支防御力量分散布防,有时作为一支进攻力量集中使用。

只是因金军中这些兵将熟悉水战的特点,而只在需要时操舟参战,平时水军只是步骑军中兼具有水战能力的一部分,陆军登舟即为水军,水军登陆即为陆军。金水军这种水陆兼顾的作战方式决定它参加的水战规模较小,水战技术水平并不高,也只是基本能满足当时战争形势的需要而已。

不过金国建国后,过境辽阔,海岸线漫长,而主要敌人宋朝又是传统的水军实力较强的国家,常由海道袭扰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赵柽登基后大力发展水军,并利用水军成功的实施了营州敌后登陆作战,打了个措手不及,然后又派水军炮击沿海州县,并展开登陆作战,不但牵制了他们的大量兵力,而且造成了百姓极大恐慌,重挫了其士气。其后又以水军封锁航道,阻断贸易,沉重的打击了他们的经济。

而金国水军面对宋军的打击和袭扰却束手无策,出战就被击沉,只能缩在港中避战。面对敌方的此类袭扰,加强沿海防御对于维护金国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变得十分重要。为此金元帅府下令,沿海要地建设城寨,派遣戍兵以防御来自海上的攻击,同时也开始发展水军。

金国便征调熟悉水性,精通船舶制造的各族人,砍伐树木修造船舶,扩充水军。至此金国水军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水军装备的船只也由初期的以掠取为主,过渡到以自身建造为主,舟船质量也随之大幅提高。

但是金国统治下的契丹、奚人等属于游牧民族,不娴水性,而女真、汉、渤海等族较多的接触和使用舟船,但因为女真民族航船能力有限,相比其他民族,汉族有着利用舟船在内河和海上航行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更擅长操舟并精通水战,于是那些被掳掠到金国的汉人便成了金水军的主力。

可这并不意味着女真人放心的将水军交给汉人指挥,他们作为一国的统治者,在水军中同样处于统治地位,高层将领多为女真人,另有少量的契丹、渤海等族成员,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兵将予以防范,可这种方式也打消了他们的积极性,制约了其本身战斗力的提高……(未完待续。。)

国家才建立二十多年金军战斗力的严重衰退,作为曾征服中原,灭掉东亚第一强国的少数民族王朝,这种可怕的现象引起了以兀术为首的中生代高级将领的深切忧虑,他开始担心金国会重蹈历史上其它王朝的旧路,像秦、隋两朝一样,强盛一时便两世而亡,寿命都很短。

军事上连番的失败,金国颓势已显,让兀术忧虑金国的强盛很可能只是昙一现,如果不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那么金国被宋所灭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他当然不希望重走秦、隋的老路,作为一员自幼从军的骁将,他当然知道提高军事实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战场上的厮杀,鲜血的浇灌和斩敌将于马下的快感,及将他人的财物和女人收入自己的囊中。

基于这种考虑,兀术便决定乘目前金国一帮能征善战的老家伙还没死光,女真士兵们的勇气还没有完全退化,重新反动战争,打造一支无敌的军队。至于这种进攻是否能达到目的,只有天才晓得,可至少能为金国的生存和发展获取更大的空间,借以将金国的强盛能维持更久的时间。

在金国的邻居当中,能有资格成为金国的敌人现在还有三位:第一位便是死对头大宋,两国从联盟到分崩不过数年时间,他们攻陷其首都,掳走了宋朝的皇帝,几乎将他们灭国,可以说两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那纸和平协议从未生效过。但如今大宋经过赵二的经营不比往昔,已然重新崛起。反过来攻打他们,而兀术也自知以自己现在的实力没有必胜的把握;

第二位是契丹余孽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国;金国与他们的仇恨比之宋还要深几倍。毕竟你把人家给从地球上除了名,霸占了人家的产业。而耶律大石现在还念念不忘复国。可问题是两国相距万里,发起一次远征的代价太大了,以金国的现在的国力有些承受不起。

兀术一直想祸水南引,让他们和大宋为仇,可赵二精明的很,止步于临潢府,一直不肯向漠北用兵,反而留下了一条连接辽金两国的走廊,让他们方便用兵。兀术当然不肯上赵二的当。中了他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诡计,所以现在更不能轻易向西辽用兵。

第三位是屡剿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