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另有谋算(2 / 4)

了口气说道,他知道这是兀术的痛处也不愿触及,但是现在国内精兵尽出攻打高丽,若是再有失,金国再无与宋对抗的本钱了,因此硬着头皮劝谏,希望兀术能警醒些。

“哦!?”兀术听了一愣神,燕京之败是他从军以来最大的耻辱,最不愿他人碰触,但撒离喝此刻提起虽然让他感到不快,可也不否认其所说是实,“监军说得是,是我少虑了!现在已入九月,再有一个月海水便会冰冻,宋朝水军也只能望洋生叹,可也不能不防天气有变给宋人留下机会,监军你便书信一封告之斜卯阿里要其不可大意,一定要小心防备宋水军东来!”

“好,在下即可便遣人告之!”撒离喝看兀术面色稍缓松了口气答道,他虽然没有达到劝其快打快撤的目的,但是总好过毫无准备的强。

“等一等!”兀术突然让准备离开的撒离喝坐下,沉吟片刻说道,“监军,你命人明日便将这几日所得财物、粮食和人口送回辽东,免得日久生变。再者你派人前往开京告知王楷,如要和好相处,速派使者来,我愿听之,只要其答应三个条件我们即可撤兵,一者割让清川江以西土地;二者与宋断绝来往,缴纳岁贡;三者借兵一万,待明春助伐南朝!如若不听,我大军将先破西京,再伐开京,届时将灭国亡族!”

“是,在下马上去办!”对于兀术的态度再次改变,撒离喝略感惊讶地答道,急忙下去办理。

兀术的态度三变其实也不难理解,俗话说一朝挨蛇咬十年怕井绳,燕京之败给他心中留下的阴影太大了。他本身也不是莽撞之人,否则早年也不会在翰离不手下做一个听吆喝的万夫长多年,也不会容忍把持朝政的宗翰跋扈,更不会为了除掉完颜希尹在执掌兵权多年后依然等待时机。

出兵的时机兀术也是经过熟虑的,他对宋水军的规模,反应速度和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能派出多少人马都经过了研究,同时考虑到季节和气候对战争的影响,可谓是面面俱到。

经过推演后,兀术确认八月底是出兵的最好时机,届时自己水路两军兵进,迅速突破高丽的防线深入其腹地,待宋朝得到消息已晚,即便救援毫无准备的他们也只能就近派出登州水师前来,势单力孤,再能打也不会是己方全军尽出的水军的对手,等宋朝调集好粮秣,整顿好兵马已经是月余之后了,那时自己已经横扫高丽全境。而严冬的到来也会阻止宋军的渡海,等到来年春暖冰融,高丽已经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而现在兀术又之所以听从撒离喝的劝谏,还是因为西京打的不如意料中的顺利,他同意遣使议和,既可以麻痹西京守军,又可以借国主王楷和朝中众臣的胆怯实现对金富轼的牵制,给自己尽快攻下西京创造机会。

另外就是失败阴影一直没有消退,他担心出现意外,像当年一样忙乎半天自己颗粒无收反而让赵二捡了便宜,还有就是担心赵二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玩儿出新样,不顾一切的遣兵出援,所以他决定还是稳妥为上,落袋为安,给自己留条后路……(未完待续。。)

高丽的西京平壤是其陪都,其政治建制与松岳几乎无异,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他只需要对国王本人负责,其部下官员的任免完全由长官自己决定,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常常与松岳贵族针锋相对,以致每当松岳贵族气焰高涨之际,高丽王室总是试图将重心转移到西京平壤、以消弭松岳贵族政治的影响,因此对于高丽政权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主王楷接受了金富轼联宋抗金的建议,遣使向宋求援,另一方面金富轼受命之后立刻领一万人的援军赶到西京,加强城防,囤积粮草,安抚四散逃避的百姓,疏散老幼,募集义勇,准备迎战金军,同时派人出连浦联络身弥岛的宋军引以为援,共同抗金。

几日后,兀术领大军赶到,面度北山阻水、易守难攻的西京,他分兵五路环城列营包围西京,中军屯川德部、左军屯兴福寺、右军屯重兴寺、后军屯守大同江、前军屯重兴寺东,遣使劝降的同时修造攻城器械,一旦和谈不成便挥兵攻城。果然女真人的劝降遭到金富轼断然拒绝。

九月六日清晨,兀术下令攻城。双方在城下展开激战,金军万骑并进,填壕架桥猛攻,城中高丽守军以弓弩、石砲反击,金军坠骑落壕者不计其数,城下死者山积,一时无法破城。但金军攻击依然前仆后继不停,战至傍晚攻到城下,架梯登上城墙,城池危矣!眼看城墙失守。金富轼亲自督战领援军上城,高丽军士气大振。长枪短兵彼此相搏,势如风火。登城的金军措手不及被赶下城墙。

接连三日金军不急死伤日夜攻打,云梯战车无所不用其极,但城中高丽军民也拼死抵抗,连稚童妇女都上城掷砖投瓦相抗,一次次打退金军的进攻。兀术见久攻不下,便命人至大同江乘舟顺流而下协助攻打。大同江在西京穿城而过,把整个城池分成两部分,也是防御的重要一环,一旦被攻入则全城防线崩溃。

但是金军又犯了个低级错误。后军轻敌冒进,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潮水变化,因潮退水浅而使战舰搁浅,高丽守军抓住机会顺流放下十余艘装满木柴和油的小船,又于江岸以火箭点燃,‘火船’冲入金军进退不得的金军船队将其引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