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围捕(2 / 4)

携带大批辎重,行军速度必然大受影响,即便他们早行了两天,可自己走的是大路行军速度要比金军快上许多,行动快的话,说不定还能赶在金军的前边,先他一步控制河谷,可这时又有人找上门来了!

高丽太子王睍见宋军不断的调动不知发生了何时,急忙遣人来问。当得知金军北上之时大惊失色,以为宋军要走独留高丽军镇守博川,他是一朝挨蛇咬十年怕井绳,真被上一次失败给吓怕了,居然提出要跟虎将随行,显然他也知道在金军面前他的军队就是渣,根本是不堪一击。

看着细软就收拾了几十辆大车的高丽太子爷,王衡苦笑不已,自己是去打仗又不是去旅游,带着这么个累赘赶到博川,恐怕金军早就没了影。一番安抚后,告诉他西京解围之战已经展开,不日大队人马就会赶到博川,再说这里还有宋军陆战旅帮助守城,无需害怕!

王睍这才半信半疑的留下了,可这次他警惕多了,那是衣不解带,马不卸鞍,剑不离手,当然不是准备迎敌,而是在金军来时立刻出城逃往身弥岛,他知道那里有宋军驻守,而且城防坚固,金水军围攻月余都未能攻下来。看到高丽太子爷如此,王衡是摇头不已,这与当日大宋的靖康之变时何其相象,有君如此,亡国只是早晚的事情……

撒离喝和兀术定下了金蝉脱壳的妙计,一碗**汤便将大挞不野那‘傻子’给骗了,让他留守大营断后,他们先后踏上了回国的之路。路上虽然没有宋军的围追堵截,可日子过得并不舒服,帐篷都留在了大营糊弄宋军,每晚他们只能在露天中宿营,怕生火暴露目标,只能是干冻着,吃饭也只有冻得硬邦邦的干粮就着冰块。

大家都是苦出身,生活上还能应付,可让人上火的是路难行。封冻的江面如同一条宽敞的大路,可撒离喝知道那也不是随便走的。这么多人一起上去赶上没有冻实的江面,弄不好大家就都洗了冰水澡,因此必须拉开距离以疏散队形前进,队伍像羊拉屎似的拖的老长。

再一个就是冰面光滑,钉了蹄铁的战马走路容易打滑,只能牵马而行,即便这样也不断有人马摔伤。而随军的大批辎重也成了麻烦,沉重的大车在冰面上想快也快不起来,将本就不快的行军速度拖累的更慢,三天时间走了还不到百里,现在他盼着的是大挞不野能多活几天,给他们多争取几天时间。却不知道大挞不野必定长命百岁,他早就放弃抵抗投降了宋军,根本没有誓死效忠的打算。

“报监军,后卫发现宋军斥候的踪迹!”天黑后,刚刚宿营,便有人前来报丧。

“大营失守了!”虽然是意料中的事情,但是他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撒离喝沉声问道,“我们离德川还有多远?”

“报监军还有五十里!”一个亲随报道。

“命令完颜聂耳停止宿营,休整后连夜开拔,务必在明晨赶到德川会合接应部队,占领河谷两侧高地,保持道路畅通;令后卫向我们靠拢宿营!”撒离喝听了心头一紧,还得有两日路程才能回到国内,但愿自己能赶在宋军前边……(未完待续。。)

在陷入宋军包围,丢失外围阵地的情况下,入侵高丽的渤海人军团在副帅大挞不野的率领下交出印信向宋军投降,至此持续了百日的西京之战以宋军胜利告终。

金富轼出城来到战场,只见旷野上的积雪都被炮火熏黑,曾经让他们付出巨大伤亡依然无法突破的土城已经变成残垣,其中的寨垒还在燃烧,冒着滚滚的黑烟,金军遗尸遍地,昭示着战事的激烈。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堆积如山的战利品,成群战马,数不清的兵器,还有数万计的垂头丧气的金军士兵。

百日之围一朝而解,金富轼自然是感叹万千,只是其中并无高丽军一毫之功,他是被凌晨的爆炸声惊醒时才察觉宋军采取了军事行动,同居一城高丽方面居然没有一人发现宋军策划了如此规模的战役,可见其军纪的严苛和训练有素。再想想己方的太子破裤子先伸腿,兵马未动却广而告之,唯恐天下人不知,结果狠狠的扇了自己的脸。虽然心中满是羡慕嫉妒恨,可宋军毕竟是为他们高丽而战,金富轼一边遣人向开京报捷,一边筹措物资到宋军营中犒军。

随着西京之围的解除,城中的与金富轼作对的豪强贵族们的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们明白的很,此战虽说是宋军之功,但金富轼力主抗金功不可没,国主对其的宠信将达到新的高度,必将再度执掌朝政。那时他手中有权有兵。必然会收拾他们这帮曾经‘落井下石’的人们,打击西京的地方豪门僧侣势力。因此这些不但贡献了大批财物和粮食,还联名上书为金富轼请功献媚,更有人将门路走到了赵勇门下,希望能借助其影响力为他们美言几句。

赵勇无意干涉高丽的家事,当然也不希望他们两党之间能握手言和,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左右逢源的事情当然还是会的。本着皇帝一向提倡的‘名誉归你,实惠归我’的原则,与各派势力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缴获的金军战旗、印信、俘获的女真人。加上些破烂的盔甲兵器给了高丽的西京方面用以向开京献俘报捷;投降的渤海军团和搜缴的财物、粮草自然是归了宋军。给高丽国主的国书上自然也会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