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问’了个遍儿,从师从何人,读过什么书,有没有功名,多大岁数了,一直问到每天吃什么、娶媳妇订亲了没有,事无巨细都问的清楚。
皇帝看似亲切,像是关心臣属的生活,李纲在一旁紧张的要死,他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而皇帝问话又不能不答,他唯恐家中子弟对答失礼,或是说出些不该说的话,那可就惹出大祸来了。好在自家教育的不错,个个回答的得体,没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陛下,快到午膳的时间了,就请在臣家中用膳!”皇帝说讨杯水喝,可茶都喝了一壶了也没见走的意思。而时值正午,眼瞅着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可李纲知道皇帝一般是不住外边用餐的,主要是担心安全问题,怕有人下毒。所以他提醒下皇帝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
“是吗?李相一说朕还真感到腹中饥饿了!”赵柽摸摸肚子说道。
“陛下,李相的家宴可是闻名京师的,只是无缘品尝啊!”赵忠听了笑着说道。
“嗯,我也早闻李相家厨手艺不输于宫中的御厨,尤其擅长烹制河鲜!”见喜在一旁也言道。
“哦,宫中总是那几样饭菜,咱们就讨扰李相一餐!”赵柽咽了口唾沫说道。
“呵呵,外界传闻言过其实,府中饮食只有几个粗苯的厨子打理,恐怕难入陛下之口!”李纲听了二位的评价这个气啊,他们一个是守卫宫禁的近卫军首领,一个是内侍头儿,可以说是皇帝安全的第一负责人,不劝皇帝离开,反而添油加醋,对自己真是放心的紧啊!
“李相此言差矣,朕也曾征战沙场,风餐露宿都是常事,有东西能填饱肚子就好,不在乎什么精致美味,难道李相还管不起朕一顿饭吗?”赵柽看出了‘逐客’之意,可他怎么会轻易就走,脸一沉说道。
“陛下……臣这就命人安排!”李纲苦着脸无奈的答应下来。
皇帝的话已经将李纲逼到了死角,这顿饭是不管是不行了。可也让李纲极其为难,做些家常饭有慢待皇帝之嫌,若做大餐就又有铺张浪费之意,不过这还是小事。更让他为难的是皇帝在外吃饭也是有程序的,尤其是要有人‘尝毒’,但今日陪皇帝来的两人身份都不低,且是皇帝的心腹,肯定是不会去做这种事,而皇帝有丁点不舒服他都难逃其纠……
“李相很贼啊,他只吩咐管家去布置,又让夫人监厨,自己却不离开大堂半步,便将一切都推了个干净!”见喜小声地对赵忠说道。
“呵呵,都是老油子了,怎么会不懂看人下菜碟,不过看李相也是如坐针毡,倍受煎熬啊!”赵忠轻笑着说道。
“哼,他也是活该,二爷为西征准备了那么久,又掏出多少私房钱打造舰队,可到头来都让他们给搅了能不生气吗?”见喜冷哼一声说道,在他眼中好人、坏人之分很简单,让皇帝不高兴的人都是坏人,哪怕他是当朝宰执。
“喜爷,看样子这顿饭咱们是吃不上了,二爷叫您呢!”赵忠笑着听见喜抱怨众臣搅了皇帝的好事,却不敢插嘴多言,他明白这事情无法说得清对错,只是占的立场不同,总之都是打着为了皇帝、为了大宋好的旗子。而皇帝更是聪明人,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恶搞下李纲除了出气,似乎还有别的意味,这也需个人去品了……(未完待续。。)
皇帝到臣子家串门虽有先例,但是几乎每回都出事儿。
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喜欢串门,有一次,吴越国主钱俶遣使送海产十瓶给赵普,放在廊下,恰巧太祖悄然驾临,看到后便问是什么东西,赵普急忙答是海产。太祖说:“这海产必佳。”即令打开,却见满瓶都是瓜子金。赵普惶恐顿首,说自己不知底里,否则一定奏闻谢绝。太祖没有怪罪只笑着说道:“受之无妨。他以为国家事都由你书生做主。”
这事儿虽然以太祖一笑之间化解了一件可以问罪的大事,但是皇帝的心思有几个人能琢磨透,可此时赵普在朝中独断专行已是尽人皆知,且贪财好货,造邸店,夺民利,每每被朝臣攻击。但太祖一者因其敢作敢为,勋望卓著,对他十分信任,并不相信。此次后太祖没有说什么,却开始扩大参知政事薛居正和吕余庆的参政权力,以分割相权;同时亲命重选中书堂后官,削去其心腹,终被罢相。
太上皇当年也爱串门子,当年宰相王黼新修了府邸,他常常前去寻欢。又一次王黼以请他去看自家廊柱上长出的狗尿苔,结果太上皇喝得大醉导致次日罢朝,且被发现其家后门与梁师成家的角门想通。遂引起太上皇的猜疑也犯了大忌,他最讨厌内臣和外官勾结,结果是逐渐失宠,也被罢了相。于是皇帝上门就如同‘黄鼠狼拜年’为群臣所忌……
雨师是皇帝字,古时讲究的避讳,皇帝的名字不是谁都能叫的。久而久之之下早已被人忘记。但李纲却不能忘的,因此见到名刺立刻知道皇帝来了。不免有些惊慌。他自诩为官清正,不怕皇帝找茬。可今年皇帝要整顿寺观,带头不去寺观进香祈福,而自己身为朝廷首官却要携家眷暗自前去大相国寺烧香,岂不是与皇帝的旨意相勃。往小了说是行为不捡,往大了说那就看皇帝的意思了,要多大有多大!
可李纲毕竟是久经政治风暴的老臣,现在避无可避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