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写下的那封信不是和平的呼唤,而是"chi luo"裸的恫吓。他相信以自己的实力,可以轻而易举的粉碎耶律大石的抵抗。
在信中,桑贾尔要求耶律大石无条件的率领他的部下投降,同时要放弃自己的信仰,皈依伊斯兰教。他炫耀自己武力强大,有来自各方的战士汇集于他的旗帜下,他夸耀真主的勇士们箭法如神,可以用箭射断敌人的须发。面对塞尔柱帝国气势汹汹的使节,耶律大石在众臣的拱卫下读完了这封信,从信里他读出了桑贾尔的骄妄与自大。
耶律大石命令桑贾尔的使节拔下自己的一根胡子,又给了他一根针。让他用针刺断自己的胡子来验证桑贾尔夸耀其战士可以用箭射断敌人胡须的狂言。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针刺过去,胡须便滑向一边,根本无法刺断,结果自然是塞尔柱帝国的使臣在西辽人面前丢尽了脸。而耶律大石决定应战,并让塞尔柱帝国的使者告诉桑贾尔,他将与其在战场上决出胜负。
这样两强之战已经不可避免,送走了桑贾尔的使节,耶律大石立刻调集人马准备出征,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处境十分尴尬……
塞尔柱帝国虽然同是由突厥人建立的国家,但已大大的不同于西辽曾经征服的那些所谓的突阙国家,其经过百年的领土扩张和对外族文化的吸收,已经从原始的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不再是四处游牧的部落,而是拥有较为先进的政治体制和完善的社会制度。不过与西辽接受的中原文明不同,他们接受的是西方伊斯兰文明。
塞尔柱帝国沿袭阿拔斯王朝和波斯诸王朝的政治制度,在素丹下设首相,全权代表哈里发处理政治、军事、财政及宗教事务集大权于一身,在处理国务中起主导作用。各省由总督管理,大多由塞尔柱贵族担任。在经济上,实行军事采邑制,军事长官可以世袭素丹赐予的土地。农民用实物缴纳田赋,其中一部分上缴国库。国库耗巨资开凿运河,修筑大道,开办邮政驿站,保证东西商道畅通。
在宗教上,信奉逊尼派。在帝国境内兴建大量清真寺,并在巴格达和内沙布尔等地创办以尼扎姆?穆勒克的名字命名的宗教大学,重金聘请各地著名学者任教,传播逊尼派艾什尔里学派的教义学和沙斐仪学派的教法学说,培养宗教学者和政府官吏。在学术文化上,奖励学者进行学术研究,著书立说。还新建天文台,招聘学者从事天文实测和研究,修改了波斯历法,编成著名的《哲拉勒历,比《格列高里历还要精确。
对付一个拥有高度文明的国家要比野蛮的部落要困难的多,大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两国打打杀杀百余年,虽然他们一度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与其和平相处,并学习其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理念,而桑贾尔更是一个狂妄自大,贪婪嗜血的君主,要想战胜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让耶律大石不安的是同样拥有高度文明,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的大宋军队在他的身后虎视眈眈,西辽要同时面对中西方两大强国的夹击,稍有差池他们就会在碰撞中化为齑粉……
“我以前发过誓,我会为了我的王国和子民一直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吐出最后一口气为止。但是上天惩罚我背叛了大宋,而曾经信誓旦旦会为我们抵挡一切侵略者的盟友在最后时刻抛弃了我们,我决定接受宋军的条件,开城出降!虽然接受这一事实比喝毒药还要痛苦,但为了让让我的子民免于兵火,还是要把它喝下去!”
次日高昌国主毕勒哥在早朝上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殿上的众臣对于国主突然做出的决定十分诧异,心中是五味杂陈,毕竟被人逼的举城投降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也松了口气,毕竟国主的决定将他们从噩梦中解救出来,保全了城中数万军民,只是不明白国主为何一夜之间改变了主意。
其实毕勒哥也是被逼到了绝路上无奈做出的决定,他昨夜召集国主的几个重臣商议,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大家以为城内百姓对国主的无所作为愤愤不满,军队损失惨重兵无战心,只要有人跳出来便会引起暴乱,而他们对此已经无能为力。而宋军一定会乘虚而入,那时的结果不堪设想。
再者西辽面对塞尔柱帝国的入侵无力出援已成定局,而他们面对的这个对手又是十分的强大,其是个老牌帝国兵强马壮统治着整个西亚。西辽虽然也不弱,但是立国才十余年,与塞尔柱的实力还有相当的差距,胜负都是未知。胜了还好,可一旦输了对于高昌也将是灭顶之灾。毕勒哥清楚塞尔柱人比之西辽和宋人贪婪凶残百倍。且他们信仰的是伊斯兰教,对于其所征服的国家都会令其改信他们的宗教。否则就是死。
毕勒哥和几个大臣都不敢将赌注押在西辽身上,因为他们输不起。而眼前的大宋虽然是敌人,可他们也是个存续上百年的帝国,雄踞东亚经济繁荣,而他们的皇帝也心怀进取之心,其军队的实力就在眼前摆着,西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塞尔柱人想胜他们也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大宋并不排斥他们的信仰的佛教。绝不会做出要求他们改变信仰的事情。
经过一夜的商议,反复权衡利弊后,毕勒哥做出投降大宋也要比塞尔柱人屠戮灭族好上百倍。至于西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