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英雄落幕(2 / 4)

生,他如今做的就是要改变其生长的环境。

而塔塔尔部正是一个很好的靶标,他们同属蒙兀部分裂出的部落,两部关系还不错。但是在合不勒全面倒向大宋后,在赵柽的扶植下势力迅速得以扩张,几年下来隐隐已成诸部落之首。塔塔尔部感觉到了危险,他选择了与女真人合作为援以维持自己的势力,可此时他们两部还能保持和平共处,相互扶持,直到一次意外的发生。

合不勒汗的妻子蔑台夫人是豁罗刺思部人,她为合不勒汗生了七个儿子。有一年,合不勒汗的妻兄赛因?的斤患了病。为了医治赛因?的斤,请塔塔儿人一个名叫察儿乞勒?讷都亦的萨满前来医治。

蒙古草原各部人相信一种原始的宗教一萨满教,他们自称能与鬼神共话。当时赛因?的斤上了几岁年纪,又病人膏盲,塔塔儿萨满没有起死回生之术,眼看着病人一命归天了。医者无绝对这是常识,可是病人死了家属一定愤怒也更是古往今来各地都一致的,于是豁罗刺思人做出了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的事情。

豁罗刺思人悲痛之余,一口咬定赛因?的斤是被萨满害死的,不承认他是什么鬼神的代表,一怒之下就把萨满毒打了一顿。合不勒汗的儿子们是赛因?的斤的外甥,为舅舅出力自然是责无旁贷,便也卷入其中,他们对这个巫师大失所望,愤怒中集体认定是该巫师出工不出力,有意把病人治死。合不勒汗的儿子们追上去,在半路上干掉了塔塔儿巫师。

塔塔儿部当然不肯善罢甘休,立即大兴复仇之师,对豁罗刺思部进行讨伐。豁罗刺思部是一个文明程度较高,但武力却比较弱的部落,它抵挡不住塔塔儿部的强大攻势,只好向蒙兀部求救,他们也便卷入了与塔塔尔部的战争。合不勒汗的部众兵强马壮,又有大宋在背后的支持,没有谁能够抵抗他们。合不勒的第三子合丹,是蒙古部著名的“巴特尔”,两次与塔塔儿部的君主蔑帖儿作战,第一次刺伤了蔑帖儿,第二次就结果了他的性命,塔塔儿的军队变成了蒙兀人的虏获物。

从此,两个部落因此成仇,仇恨一旦成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造成毁灭一切的大雪崩,蒙兀部与塔塔儿部结下了世代冤仇,血族复仇战争不断,他们双方只要一有可乘之机,就会发生屠杀和抢劫的事件。这个过程在中原一般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会实现,而在漠北草原上,两代人的遭遇就足够了。可赵柽不会去调解他们两部的仇恨,因为他在等,等待最为恰当的时机出现,那时他将出手毁掉这个可能诞生一个让世界颤抖的人物的部落……

刚刚向蒙兀部派出了吊唁使,就有礼部官员来报,老臣宗泽与日前病逝。对于宗泽赵柽谈不上喜欢,但是此人对国忠心,做事有魄力,在他继位之初给予了他很多的帮助,也为稳定军队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朝中也有很高的声誉。得知凶信后,赵柽下诏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以资政参事许景衡为吊唁使,赐银万两,荫子孙两人入仕,于洛阳宫中设灵亲祭。

“英雄殒落,是不是属于我的时代也要结束了……”几位可称英雄的人物相继离开或是将要离开,让赵柽有些惆怅!(未完待续。。)

现在西辽契丹的领土已经从哈密一直延伸到威海和忽毡,其宗主权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达到阿姆河。从穆斯林的观点来看,处在穆斯林突厥疆域内的这支异教蒙古人的霸权是一个严重的障碍和奇耻大辱。这些人的目光不是注视着穆斯林社会,而是注视着他们获取其文化的中国。

由于契丹族在新帝国中人数较少,大多数居民为突厥人,信奉伊斯兰教,故西辽君主耶律大石采用突厥帝号,曰“古儿汗”,意为“世界之汗”,对于境内穆斯林、景教徒、佛教徒等均给予宗教信仰的自由,故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相安无事,使各方力量到达平衡,形成了一种以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契合。

赵柽采用联合有着共同文化基础的西辽,不但将突阙等游牧民族阻挡在大宋国土之外,且有效的阻止了西方宗教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和入侵。而大宋在同时攻占了高昌和漠北,在其后又建立了第二道缓冲线,过滤掉那些危险因素,使得大宋能得以在他的引导下完成改革,排除和隔绝掉不稳定因素。

由于赵柽还没有接到海路远征军的回报,并不清楚自己派出的这支军队也将阿拉伯世界折腾的够呛,直接导致了在卡万特草原战败的苏丹桑贾尔的倒台。正是由于其无能使得穆斯林世界的精神领袖哈里发陷入了危机中,不得不费巨额金钱赎回,否则就会被东方人掳走,这对整个穆斯林来说可谓奇耻大辱。纷纷脱离其统治谋求独立。

两重失败的叠加让桑贾尔不敢返回帝都,徘徊在外。反而让哈里发得到了重新上位的机会,他以穆斯林领袖的身份罢黜了桑贾尔的苏丹之职。将其留在帝都的家人和势力悉数铲除,恢复了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而相当于被流放的苏丹桑贾尔岂肯轻易罢休,也联系各地领主讨伐巴格达,企图东山再起。两雄相争搞得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而各方领主也借机相互攻伐,混战不休,扩大自己的地盘,这种乱局一时也难以结束,使得大宋可以独善其身……

“陛下。蒙兀部首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