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西京(2 / 4)

较清,史称引洛的入汴河为清汴。元佑五年,因水源不足,又恢复引黄河为源,汴河依旧淤浅。

宋初长江下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但自成为京师的粮食和物资主要来源地后,其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天下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开封,其他地方却越来越穷困,这正是赵匡胤所担心的。他预言:“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结果不幸而言中,过了不到百年,民力几乎耗尽,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以致政府经常入不敷出,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和人民都喘不过气来,财政上的积贫和军事上的积弱成为不可挽回的趋势。这皆是漕运之苦造成的。

“哦,这宫城是在原址复建的吗?”一行人在众衙役和亲随们的努力下上了桥,桥下船只如梭,宫城已在眼前,陈遘看了看问道。

“宫城是在原来旧城上围建,但是其中是各部衙门、太学和武学所在,臣僚和宗室的府邸也多在其中,占据了其中大部分地区,只有少部分为里坊和军作监工坊所在。不过洛水上唐时所建的黄道桥、天津桥、星津桥和新、旧两座中桥皆原址重建,使两城相通,并无不便之处!”许宏介绍道。

“宫城中没有禁军值守吗?”李纲听着介绍皱了下眉问道。

“哦,李相是这样的!”许宏赶紧答话道,“西京外城的平时交由州军负责,驻此的豹将皆在过去的东都苑驻扎,宫城守卫由其部派出,每季由一个旅轮戊,周而复始,余部在东都苑军营驻守。皇城平日则由禁军和州军各派出的一个指挥驻守,皇帝移驾宫中时则由近卫军接管皇城城防!”

“好,东都苑面积广大,旧事所载广博二百余里,平日可训练军兵,陛下闲时可前往狩猎休憩,许大人真是国之干才啊!”李纲捋捋胡须赞道。

“李相拗赞了,下官不敢居功!”许宏笑笑说道,“西京建设皆由陛下规划指导,军事守备方面是前留守蒋飞大人负责督建安排,皇城和宫城乃是府尹景王殿下之功,下官只是坐享其成罢了!”

“十余年间便重建西京城,并有了如此规模,所耗甚多,许大人也是筹措有力,我记得户部好似并未有划拨建城所需不过百万贯之数!”陈遘一直在吏部任职,对此还是有印象的,当时许宏以侍郎之职主管西京事务监造城池,而新建一座大城岂是百万贯能够的。

“呵呵,这下官更是惶恐了,重建西京所用款项皆是陛下所筹集的!”许宏连连作揖道。

“陛下所出?不是内库早已空虚了吗!”李纲惊讶地说道,他可是知道皇帝为了打造远洋舰队和维持宗室的庞大费用,加上老底让女真人抢走了不少,皇帝可是天天哭穷的,那其用什么方法筹集到如此多的重建资金,难道皇帝真有点石成金的神仙本事?

“李相说得不错,不过皇帝却不是一般人,他不过也就靠着户部拨下的款项和自己借贷来的几百万贯就把西京城给建起来了!”许宏在两人耳边小声说道,“我听说陛下不但没有贴钱,而且还小赚了一笔,给皇后和几位皇妃在山间建了座离宫,以便她们前去休闲……”(未完待续。。)

眼看已是十月中旬,皇帝却还没有回京的意思,参政知事李纲和右相陈遘两人来到洛阳迎皇帝归京。两人都已多年未到过西京,当来到城下时都不由的惊叹一声,此刻虽还没有窥得全貌,但也可看出比之隋唐之时的洛阳城范围还要大上一圈。

五代之时城池几经兴废,太祖登基后定为西京令人修葺,也只是草草筑起了一道丈余高的外城墙,后来又在女真人南下时两军争夺中被毁。而现在城墙高有五丈,城基皆是条石垒砌,城头上又修起高峨巍耸的城楼,宽达十五丈的护城壕,上面架起了三座拱桥,一旦敌军到来只要将桥拆毁便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

城池的防御措施也十分完备,羊马城、瓮城、马面、角楼等一应俱全,并在城上修筑了炮台,搭建了大小不一的碉堡。他们知道这些筑垒平时可以存储弹药、方便官兵值守,战事就成了一个个坚固的堡垒,即便敌人上了城墙也会被凶猛的机枪火力封死道路。另外他们听说城墙之中存有暗道,可以用来藏兵、运兵,并在城墙中部开有射孔,但是现在皆隐于其中,难窥全貌。

洛阳城是以洛水为城市的中轴线分为南、北两城,北城自建城之始便是宫城所在,而南城一直作为坊市区。而这时接到当朝两位宰执到来的消息,洛阳留守许宏率众匆匆来迎,将他们接入城中。李纲两人起先还惊于西京城防的坚固,可当他们一行人由南门进入后又不禁发出感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条宽达三十丈的大路。而城下则是一道二十丈宽的环城路,郭城内则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划分出若干方形或是长方形的里坊。

“许大人。这洛阳南城在唐时据说八十一坊、两市,看如今模样似不逊于盛唐之时!”李纲边走边问道。

“李相。南城的坊市皆以重新规划,大小里坊已有百数,在洛水南岸也复建了两市,规模以超出唐时!”许宏恭敬地答道。

“许大人,这坊市密布,当初建城时是不是拆迁了许多民户啊?”右相陈遘问道。

“陈相可能有所不知,洛阳城在女真入侵之时两军在此几次争夺,房屋尽毁,百姓或逃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