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与汴京地位实际已然相当,严密的防御措施也与其作为东方重镇的客观需求相符。在城池近旁设有大型粮仓,可确保粮食及其它生活必须品充足无虞,有此两项,即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该城在较为严峻的政治、军事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在此间的里坊区内,错落有致分布着各级官府、贵族官僚宅邸及一般民居、寺观,商市,且皆傍漕渠,正是日后经济、文化繁荣的地区。
“许大人,陛下在此盘恒数月不归京,你可知何意?”陈遘一行人下了桥进入宫城,他皱了皱眉问道。
“呵呵,陈相,陛下行事一向出人意料,下官实在难以猜透,陛下对李相十分倚重可看出什么端倪?”许宏笑笑说道,将问题又抛给了李纲。
“这个……我也一时难以明了,不过陛下耗费心力重建西京想来不是随便为之,其中定有深意!”李纲看看两人略一沉吟说道,从他们的目光中已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只是谁也不肯点明罢了。
“嗯,陛下深谋远虑,确实不是我们做臣子所能想得到的。陈大人以为如今的洛阳比之汴京如何啊?”陈遘却不死心,换了个角度问道。
“下官以为如今大宋疆土所达:地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女真界。东西、南北已达万里。洛阳西接关中盆地,东连华北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天下之中,若就黄河、长江两大水域来说,从洛阳出发,北通幽、燕,西接秦、陇,东达海、岱,南至江淮,距离大体相等。因此,以洛阳为都可以居中而摄天下。”许宏想了想说道。
“有理!汴京乃是立国之初所在,位于两河之间,如今疆土拓展失去了居中而摄天下的作用,从形式上却不如洛阳了。”李纲点头道。
“太祖开国平定南北之时,也曾有意将都城迁到此处,最后终因群臣反对,且突然驾崩而不了了之,不知陛下此时所想是否与太祖之初的提议相合呢?”陈遘知道迁都之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因此十分谨慎,他知道许宏是皇帝的潜邸之臣,向来十分器重,两度以其为西京留守定有深意,便依旧旁敲侧击地问道。
“下官以为太祖所言不无道理,洛阳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故洛阳是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这种险要的地理位置比之汴京更具有制内御外的优越条件,想也是太祖当初所看重洛阳的缘由吧!”许宏知道眼前的两人,一个是前宰相深受皇帝信任,另一个也是协助陛下打理天下事务的副相,他也想探明二人的态度。
“许大人说得不错,洛阳城是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秦以后又有有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建都于此,号称九朝古都。也许正因为如此,太祖才有了迁都洛阳之念!”李纲点头说道,他深知太祖的出发点乃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
建一座像西京这等规模的大城费可都是天文数字,往往要集举国之力调集以十万人计的民夫参与营造,皇帝却以没有动用国家的大笔资金,而是全靠自己筹集竟然生生的重建了此城,虽然前后耗费了十余年的时间,但是这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因此大家都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许宏见两位大人都十分感兴趣边走边说,将事情前后说了一遍,李纲两人听了都觉得皇帝太‘精明’了,不愧是做买卖出身的,将其中门道都琢磨透了,但是重建西京的这种事情也就是皇帝能办成,其他人还真不行。他们虽觉皇帝做事荒唐,甚至有些恶俗、卑鄙,为士人不齿,却不能不佩服他的‘智慧’。
其实赵柽采用的是现在政府和开发商常用的一招,就是借鸡下蛋,搞资金运作,而他不仅是帝国的皇帝,而且还是四大堂的董事长,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要什么有什么,称其为大宋官商勾结的典范也不为过。而赵柽这么做除了真的缺钱外,还有的便是不想大张旗鼓的搞得人心惶惶,事情还未开锣,便有人蹦出来将锣给砸了。
赵柽先以皇帝的名义下旨修葺西京,西京为大宋四京之一,现在毁于战火可以说顺理成章,没有人会说三道四。于是顺利的通过朝议,户部也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百万贯作为重建资金,这点钱谁都知道根本不够,也就是修修皇城中的一两座大殿,可以作为皇帝出行的行宫。
朝臣们根本没有想到,赵柽却用这笔钱招募流民,当时女真人刚退,无数人流离失所,人们为口饭都可能铤而走险,而有口饭吃谁又愿意去做贼。他成功的吸引来众多的人口,用以工代赈的方式重新修整道路。疏通运河,改造了码头,平整土地,大搞基础建设。
俗话说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赵柽做好了巢自然会吸引来金凤凰,何况洛阳周边地区也是大平原,土地肥沃。过去人口稠密,粮食产量极为丰富,而且地处中原的最中心,四通八达,交通最为便利,自隋炀帝时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后交通就更加方便了。只是这些年来荒废已久,中心地位被汴京取代。
这个时候战乱刚刚结束,人心思危,而洛阳的地形虽然不如长安险峻,但是也比较险要,东有虎牢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