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乱象已生(2 / 4)

太师退位后‘帮助’皇帝来处理朝政事务……

而赵柽最感兴趣的是那位兀术正培养的青年才俊之一的完颜亮,这货可是有胆有识的,在历史上正是他杀了完颜亶夺取了皇位,当上皇帝后又迁都燕京,连祖坟也弄到了那里,他完善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奠定了金王朝的统治,但是他好色嗜杀,终被族人推翻杀死。可有了赵柽的到来,皇帝恐怕是当不上了。

由于皇帝完颜亶自幼丧父长在大伯完颜宗干家,完颜亮自然成了他幼时的玩伴,其当上皇帝后对小堂弟十分照顾。完颜亮在皇帝的关怀下,太师叔叔的培养下官是坐了火箭似的往上升。政治仕途非常的顺利,几乎是一年跳一级,两年跳四级,逐渐接近了金国的最高领导权力机构。完颜亮在参加救援攻高丽失败的时候他还只是个万夫长,骠骑上将军。而短短的四年后他已是龙虎卫上将军,京留守,光禄大夫。

赵柽通过情报司送来的消息得知春风得意的完颜亮正和他的小嫂、完颜亶的老婆、裴满皇后,系密切,还不时的传出有关二人间的绯闻。这不仅印证了历史上完颜亮好色的传闻,也正说明大金国皇后又开始不安分了,也正设法拉拢朝的重臣,想要帮助酒鬼丈夫打理朝政,争取做一个‘上的了朝堂,下得了厨房’的第一夫人。

这女也不是省油的灯,曾在兀术兵败高丽的时候参与朝政,安置亲信企图干政。可由于兀术回国后很快又重新掌握了朝政,基本上做到了没人敢和其叫板,争夺权力的程度。田珏等人的下场也告诉她自己羽翼不丰,根本不是太师的对手,这让她暂时收起了野心。如今兀术上书辞职正表明在金**界和政界都是权倾朝野的太师已经身心疲惫,不堪沉负了。

赵柽相信两个相互勾搭的野心家不会放弃这个争权的机会。可裴满皇后和完颜亮之间是属于相互利用的关系,且两个人都是属于在政治上具有极度野心的狂人,双方结成同盟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自身的政治利益,裴满皇后的目的是结营私,控制朝政。而完颜亮的目的则更为可怕,称得上无法告人,所以赵柽不说,恐怕暂时也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其所想要的是什么。

赵柽这一世自幼便是在争夺权力的漩涡长大的,当然清楚政治的肮脏与黑暗,卷入其的人没有谁敢称清白。而为达目的更是不择手段,亲情、友情都是可以被利用和出卖的东西,更不要说完颜亮和裴满皇后之间见不得人的关系。如今他们可以结盟相互利用,待达到目的后两人转眼就会咬在一起。

但现在问题是金国觊觎兀术手权力的人却不止完颜亮他们两个人,许多人都在跃跃欲试的准备随时投身于其。赵柽虽然知晓金国未来的结局,令人遗憾的是他不会一下揭开谜底,反会适时透露出些内幕引导剧情发展。那大金朝堂上必然还会有热闹可看,可一旦台上的他们打成了一锅粥,在台下看戏的赵柽就会伺机而动,为他们做出不公平的裁决……

赵柽在准备发起全面进攻之时,却被兀术出手抓住了命门,那就是自己的大哥靖康皇帝赵桓。虽然在他心对于这个大哥谈不上什么感情,他的归国也将给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政治风险和麻烦,毕竟后世明朝的英宗兄弟的例在那摆着。弟弟在救国于危难的时刻登基为帝,却被赎回的哥哥重新复辟,自己在其后一个月内便知趣的‘亡故’,曾拥戴的他的臣僚皆被杀害。

但是赵柽却又不能不顾及兀术的威胁,因为自己坚持进攻,兀术首先可以选择篡立赵桓为帝让他们兄弟相争,国家则面临分裂的危险。另外兀术还可以选择‘撕票’,这种结局对于赵柽看似麻烦最小,可也会让他坐实‘弑兄篡位’的传闻,在以‘仁孝’治国的赵氏皇族和讲究礼法的儒教盛行的大宋将留下恶名,导致趋稳的政权被动摇,毕竟一个为了皇位连兄长都能放弃的人是无法得到信任和拥戴的。所以赵柽不得不选择大营金国的求和。

战争最后以金国屈服、大宋迎回了先帝并获得了大量土地和赔偿而结束,在局外人看来大宋赢得胜利,在领土疆域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总之一句话,和议是大宋在谈判捞足了便宜,取得了巨大的利益,赢得了个天大的面。但是在赵柽看来其实自己却是个输家,最大的赢家却是看似被逼的走投无路的兀术。

战争的结果赵柽不但失去了一次伐金的良机,还背上了一个杀不能杀、扔不扔的包袱,更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事件的调查结果看似与赵桓无关,可世上无风怎么会起浪。而那纸协议也让他暂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再次发动战争,使苟延残喘的金国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兀术在形势对己方严重不利的情况下,能成功和宋媾和,并重新建立贸易往来,体现了他杰出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手腕。如果没有兀术的极力争取,金国方面是不可能从宋如水银倾泻般凌厉的攻势下幸存。事实是他硬是将夹生饭吞了下去,不仅再次避免了亡国之危,还使金国得以生存下去,保全了女真族的龙兴之地,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国家的和民族利益,从这个意义上将兀术并不算失败!

停战后。兀术明白金国在这种状况下已经完全无力再对宋用兵,宋却可能随时对金发起进攻,因此他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