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空中突击(2 / 4)

还是有信心制造出来的。第二就是气象问题,现在是冬季,暖空气活动减弱,而山间又多雾,这些条件都不利于三角翼的飞行。

再有进攻时间的选择,黑夜永远是特战队员的朋友,可在山峦起伏中的群山中在黑夜难以辨别方向,寻找着陆地,尤其在起飞和降落时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很容易坠毁或是迷航。而白天行动的致命缺点就是难以隐蔽,如果在准备降落时被敌人发现,这些飘在空中毫无反抗能力的人就成了最好的靶子。

但是众人经过商议后以为采用三角翼发动突袭还是最好的选择,而在白天行动便于发现目标寻找着陆点,而白日发动突袭本身就是做好的掩护。两害相权取其轻,而且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空降时间也能减少被敌发现的几率。最为关键的气象条件,他们在以往的训练中曾发现即便在冬季山中有时也会出现适于三角翼飞行的时间段。

在如此情况下,众人决定冒险采用空中渗透的方式实施刺杀行动。薛海将人员分成三个组:一组由沙堆率领寻找合适的起飞点和撤离后的着陆场;一个组由清羊负责对阿拉穆特堡周围地形进行缜密的侦察,摸清守军的活动规律和布防情况,查明乌米德的驻地;另外一组由他亲自率领收集材料制造三角翼,并监控天气变化规律。

在紧张的备战情况下,作战计划也在制定和根据侦察的情况不断调整中,最终决定整个特遣队分成两个行动分队——刺杀分队和接应分队。

刺杀分队又分为突击、掩护和阻击三个组,由六十名队员组成,他们将乘三角翼飞越群山峡谷在阿拉穆特堡山顶的空地上空降。落地后,掩护组迅速清除空降点的敌人,建立防御圈,为其他两个组大规模空降创造条件,随后看守物资并作为预备队根据战况支援其他两个组;突击组则在落地后则向乌米德驻地发起进攻,并将其除掉;阻击组的任务就是阻断敌人的援军。任务完成后他们将仍然使用三角翼从山顶撤离。

接应分队同样分为三个组,在预定地点周围设置三个接应点,建立防御圈,担任救护刺杀分队和阻击敌人的任务。并在撤退时断后,将追击而来的敌人引开,掩护全队安全撤离,然后返回预定会合点,一并撤离木剌夷国……

在空中的张魁逐渐接近阿拉穆特堡的峰顶,他逐渐放低高度逆着阳光向下俯冲,这样可以借助阳光减少被敌人发现的可能。随着高度的降低,他发现山顶的平台上居然有数十人聚集在那里,并传来诵经声。张魁猛然想起这是穆斯林行晌礼的时间,而他们恰恰将这个忽略了,可这个节骨眼上已经不容多想,他猛地一压操作杆向平台冲了下去。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命该敌人倒霉,平台上正在虔诚行礼的人们正好背向张魁率领的掩护组方向,并没有发现从天而降的这些不速之客,可能也没有预料到会有人从空中发起袭击。当他们听到到有东西从空中落下发出的重击声回头观看时,首先落地的张魁已经挣开安全索的束缚,抽出了手枪……(未完待续。。)

张魁站在山巅之上远望,此刻正是浓雾散去,太阳正烈之时,山顶下云雾缭绕,一条雪峰组成的天际线映衬于蓝天的背景之前,神秘的阿拉穆特城堡沐浴在阳光之下露出真容,如同漂浮在天空中一般,美得无以复加,让人心醉。

张魁紧了紧头盔的系带,活动了下手脚,擎着三角翼向前猛跑几步,纵身跃下山崖。他只觉的身子往下一沉坠入了山谷之中,滑行一段后又猛地被三角翼拉起漂浮在了空中。三角翼在空中是通过山脊的上升气流或者由地面热量造成的上升暖气流,现在正是天气最为暖和的时间,山谷中气流上升,将张魁驾驶稳稳的托起,逐渐上升。

三角翼在峡谷中盘旋上升,张鹏小心的调整着操纵杆调整着速度,在山前动力气流当中做盘旋上升的迎风转弯时人会感觉速度很小,留给自己的空间不足,往往会不自觉的加快速度,但是当转向顺风的时候地速增加,人往往还没完成转弯就撞到山上;而冲出峡谷后,仿佛就是擦着山尖飞行。在近地顺风飞行的时候,地景迅速后移会让人产生飞行速度过快的错觉,如果贸然推杆降低速度便又会导致失速。

张魁熟练的操纵着三角翼逐渐升高,越飞越稳,闯过了眼前的两道鬼门关,他扭脸看看身后紧随他的十余架三角翼也已经跟上,他打出了一个出击的手势调整方向背着太阳向阿拉穆特堡的方向飞去,而他刚刚起飞的平台上又有三角翼不断的起飞,在空中编组成队。远远的跟随着他们的航迹。

三角翼在飞行中不断的跃升拔高,远远的超过了周围的山峰。张魁只觉的呼吸越发困难。意识有些模糊,耳便只有呼啸的风声。身上虽然穿着保暖衣,却好像一丝不挂的处于冰窖之中。他知道自己是飞的太高了,正处于皇帝所言的高空缺氧的危险状态,他使劲摆了摆头,努力保持着清醒,维持着正确的航线。

望山跑死马,若是在山间穿行会觉得路十分漫长,可三角翼的速度很快,虽然不断的巡风而行不得不变换方向。但速度依然惊人。张魁觉得飞行了约有两刻中后,自己已经能清晰的俯视整个阿拉穆特城堡的全貌了,他开始小心的降低高度,寻找那块山顶的平台,那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