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可汗,就是合不勒汗和俺巴孩汗。俺巴孩死后,蒙兀部首领的位置又由合不勒的儿子继承。
忽图刺威名远扬,神勇过人,是一个强大的领袖,大树底下好乘凉,众人都愿意归附在他的旗帜下,俺巴孩的子孙本希望能在其领导下消灭塔塔儿人,报仇雪耻。没想到由于其鲁莽不但仇没能得报,反而使部族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在塔塔儿人的追击下四处流窜,这使他们心生不满,各部纷纷离开其各自发展,也使得蒙兀部从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下降成一个普通的部落……
…………
“哼,忽图刺真是名副其实,他就是个糊涂蛋,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去与强敌决战,不但毁了自己的部落,还让塔塔儿人占领了他们的地盘!”赵柽重重的在长几上拍了一掌,冷哼一声说道。
“陛下息怒,蒙兀部战败后持续分裂,现在人口不足万帐,能上马征战者不足两千,牲畜损失巨大,在塔塔儿人的紧逼下不得不向我大宋边界迁徙,靠采挖野菜,捡拾草籽填饱肚子,十分凄惨!”尚虎急忙劝道,他十分不解,当初正是皇帝禁止自己提醒忽图刺小心塔塔儿人的诡计,希望能给他们个教训,可现在又为此生气。
“其是自找的,蒙兀部缺乏系统的军事训练,两军对垒冲杀非其所长,合不勒当初也是靠着游击战屡次击败女真人的讨伐,忽图刺却要与强敌正面相撼。而女真人最头痛的是蒙兀人四处分散出击的战术,正希望与他们进行大兵团的决战,这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痛,一战就败光了合不勒积攒多年的家底。”赵柽气呼呼地说道,仿佛面前的尚虎就是忽图刺一般。
“陛下说得对,蒙兀人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如此行事怎么能不败!”尚虎暗自松了口气说道,原来皇帝是气忽图刺不懂用兵瞎指挥,不是在跟自己生气。
“如果其有所求可以给这些不争气的家伙提供些粮草,不要将他们都冻饿而死,塔塔儿人现在如何?”赵柽冲新坐下口气稍缓说道。
“属下明白!”尚虎言道,“塔塔儿人经过此战收服了不少小部落,如今实力大增,人口已达七万之众,分成了数个部落,俨然成了盘踞在大漠附近最强大的部族!”
“呵呵,这真是如草原上的风暴从来都不曾平息,在一个地方消失,又会在另一个地方出现,生生不息啊!”赵柽不怒反笑道。
“陛下,我们要不要打击下塔塔儿人的气焰,毕竟其壮大对我们控制与金国的缓冲区不利!”尚虎分明从皇帝的笑中看出丝阴冷,建议道。
“不必,女真人自会去收拾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阻止女真人拉拢蒙兀部!”赵柽摇头道。
“陛下,这……这不合常理啊!”尚虎不解地说道,他甚至有些怀疑皇帝是不是被气糊涂了。
“塔塔人同样贪婪和自以为是,当他们以为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金国不能满足其胃口时,便会试图摆脱女真人的控制。这对于金国想要利用塔塔儿人长期控制草原的计划显然是不利的,当其尾大不掉之时,便是女真人动手之时,不出一年他们必然会狗咬狗!”赵柽冷冷地说道,显然心中已有计较……(。)
北方的大旱一直持续到了八月入秋才有几场雨落下,旱情稍解,官府又调来种子,抢着时节种下了冬麦,可这要等到来年夏收才会有收成,冬春两季都需要赈济。好在这几年大宋经济情况持续好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得以能应付这么大的灾情,没有酿成大乱,引起社会的震荡,但是皇帝积极赈灾的举措再次让他的声誉冲上了一个台阶。
赵柽抓住农闲人缺钱的机会,投入了大笔资金再度掀起基础建设的高潮,同时提供高额补贴促进向漠北和高昌地区移民计划。各地官府动用大量人力扩宽大定通往临潢府和高昌的道路,设置驿站和递铺提高通行能力和消息传递速度。又以数万民夫在营州修建了可停泊十万斛船舶的港口,使从海路大规模调动兵力和南粮北运成为现实,提高了平州地区的战备水平。
屯垦戍边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以改变西北地区的民族构成,通过与各族交往加快民族融合,用中原文化同化游牧民族。而过去虽然出台了各种鼓励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现在正好借受灾之机利用宣传鼓动和金钱的诱惑吸引百姓向西北未受灾的地区流动。虽然穷家难舍,可还是有些人觉得以其坐守不如出去闯闯,也许还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不少人踏上了北行的道路。
而报纸上关于‘夷人’的论战也随着一处处工程的竣工偃旗息鼓,那些阿拉伯工匠不论是对河渠的规划,还是工程的建设及水利机械的应用在某些方面确实有自己独到之处。这些成就让那些保守势力眼见为实。明白了即便是泱泱大国也并不是事事领先,只有不断的吸收外界的先进文明成果才能永立于不败之地。
蒙兀人和塔塔儿人的战争此时也进入了白热化。急于报仇的忽图剌与塔塔儿人反反复复厮杀了十多次,并没赚得什么大的便宜。忽图刺却被激起了更多的怒火。率领举族二万能战之兵直逼塔塔儿的心腹之地——鱼儿泺,想直捣敌巢毁掉其根基之地,逼敌人与其决战。急于求胜的忽图刺却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