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取巧填壕(2 / 4)

如雨下,宋军马上扔下工具纷纷躲避,但还有人被流矢所伤。而宋军的火炮也立刻开炮,向他们开炮,弓箭手们又赶紧躲避……

“统军,弓箭手们吃不消了!”西达离哭丧着脸对完颜余列说道,两方对射之后双方就开始了捉迷藏,谁露头谁就挨打。当然金军的武器存在代差,付出的代价有些大,不过宋军挖壕的速度被迫慢了下来。

“违令者、怯战者,斩!”完颜余列恶狠狠地说道,他已经参透了宋军挖壕的企图。

界壕深有丈余,宽十数丈,当年挖的时候费力不小,当然填起来也是十分费劲。而宋军是在取巧,他们想通过挖一道人工河将河水引过来灌进界壕,现在天气还十分寒冷,只要两天河水便会冻实,可过人马,界壕也就失去了阻挡敌骑的作用,可直抵壕墙之下。等那时死的就不是几个弓箭手了,而是要直接面对宋军猛烈攻击了。

完颜余列清楚没了壕堑的阻挡自己根本挡不住宋军的进攻,因此他不惜代价的阻止宋军挖壕,除了动用弓箭手射杀敌军兵士外,他还提前动用抛石机对挖河工地进行轰击,阻碍宋军施工,使用手中为数的骑军冒险出寨驱赶宋军。甚至在夜间偷偷派出士兵填埋宋军白天挖出的河床,可谓是用尽了心思……

宋军在被皇帝‘教训’之后,便开始总结经验。经过讨论后,他们认为进攻最为困难的阶段就是渡河与越过壕堑两个阶段,这个时候由于地形限制兵力难以展开,火炮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援。且大型攻城器械难以通过浮桥运输,制造十余丈长的车桥在技术上也十分困难。若填埋壕堑工程量又太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士兵又容易遭敌杀伤。

可这两个最为困难的问题在枢密院将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的权力下放后便迎刃而解,郑平等人要求只需将进攻发起的时间从计划中的四月提前到天气转暖之前就行了。冰封的河面可以让大军自由往来,而利用河水将壕堑灌满,那就省掉了填埋这件让人头疼的工作,他们要做的只需挖开一道三百步长的河渠。

在军演中,郑平知道自己的失败有一半原因是自己在开战的初期,作为支援火力的炮兵被皇帝利用投石机首先打掉了,因此他想到要避免悲剧重现,就得首先毁灭敌人的投石机,或限制其火力的发挥,使敌人失去远程火力支援。

郑平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炮一旅统领曹毅,他经过侦察发现敌人的重型投石机都布置在堡内,隐于土垒之后,但是炮兵旅装备的大口径臼炮射程完全可以覆盖到堡内的每一处。而他们只需设立观察哨,发现一个打掉一个,或是采用集中火力发射的方式摧毁敌人的发射阵地就可。打掉敌人的远程武器,那么宋军的速射炮便可以放心大胆的布置在前沿,为工兵们提供掩护。

有了完善的预案,宋军就凭着炮兵强大的火力便粉碎了金军的阻挡,一步步的将河渠挖到了壕堑。而随着一声巨响,冰封的他鲁河河堤被炸开了个口子,潜流于冰面之下的河水喷涌而出,源源不断的流进了壕堑之中……(未完待续。。)

在赵柽立储之后,则消除了亲征道路上最后一道障碍,一切开始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但皇帝出行都是惊天动地,更不要说亲征了,而此行未知的因素太多,准备工作也便显得更加繁琐和漫长。

皇帝出门家里也得留个看家的,赵柽这次选择了皇后朱淑真和太后郑红梅共同监国,而把两个前皇帝给晾到一边了,不过这也能理解,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万一他们两个官瘾上来了,想要再干几天怎么办呢?而两位女人就不同了,一个是他老婆,另一个是他亲妈,都是从心底向着他的,绝不会做出背叛自己的事情,保证自己在前方无忧,不必担心后院起火。

其实朱淑真吟诗作赋还行,处理政事经验和阅历都显不足,能力还不如贵妃余里衍呢,但储君是他儿子,虽说她还不知道,赵柽以为即便自己挂了,她也会一力拥护自己的儿子上位的,可以保证自己的‘遗诏’能顺利执行。郑红梅这个老太太更了不得了,自当宫女时就帮助向太后处理朝政,又历经三朝,什么事情没见过,她能在那么险恶的环境下帮助自己扫清了继位的障碍,且多年来还充当着皇族实际控制者,关键时刻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

而赵信和折美鸾将随同自己出征,这不仅是两人出身行伍,可以帮自己出出主意,关键时刻保护自己,也是为了防止其他人多心。毕竟两人在朝中都有一定的势力,想要趁皇帝不在搞出点事情不是不可能。余里衍和李潇潇却不同,她们在朝中的根基浅。想搞事也有心无力,再者她们二人在朝。还能稳定契丹和西夏,免得给自己添些不必要的麻烦。

留守朝中的大臣也很重要。不仅要处理国家的日常事务,还要保证朝中的稳定,为前方提供粮饷、物资,派遣官员接收新占之地。而万一自己挂了,他们就是顾命大臣,要保证权力的顺利交接和过渡,不至于发生动乱,同时还要辅助新主处理朝政,教导其治国之道。

如今担任这项工作最适合不过的就是李纲。他辅助了两位皇帝上位,这方面经验丰富,其在朝中素有威望,可当此重任。另一位人选就是赵仁,除了自己也就他能镇得住过去那帮骄兵悍将了,同时他的忠心也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