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投鞭断流(2 / 4)

人用过,但臣下以为可行。以埽合龙口与水势、土质及河工的技术有很大关系,如水势太大埽无法自沉,还会断裂被水卷走,常常失败,可大船不同其上满载土石又为一体,自沉于决口处便不会被水流卷走。”皇帝的办法新颖,却有合理之处,想了片刻说道。

“朕只是偶发一想,能否使用还是由你权衡,切不可因为朕而影响你的决定。”赵柽言道,他明白古代早已有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治水规范和规定,若是因为自己的提议而导致无法堵塞决口,自己岂不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臣下明白,必会考虑仔细再做定夺,如陛下此法可用,则可造福万民啊!”赵霖深施一礼道,对皇帝的敬佩又加几分,其只是偶然一想就能想出如此妙计,若是专司治水,历史上岂不是又多了一位大禹爷……

…………

完颜雍现在每天清晨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拉屎撒尿,而是先查问城外的水势如何,听到水又涨了几分,大堤安然无恙比什么都高兴。这城外的滔滔大水可是辽阳城的护身符,虽然决堤当日让宋军看穿了他们的计划,没能以大水荡平敌兵,但也把他们逼退了十余里,使得辽阳城得以保全,免遭战火荼毒。

现在十余天过去了,在大水的环卫下辽阳城中的百姓也从当初的惶恐中解脱出来,而完颜雍明白赵二千里迢迢一路杀到这里绝不会轻易放弃,不知道会围城到何时,因此他严控城中的粮食,但城外的田地全部被淹没,所有工坊都被摧毁,很多人失去了所有,为了防止收进城中的百姓因衣食无着而生事,完颜雍令官府将这些人安置在寺庙和军营之中,给予赈济。

百姓每日每日可领取四升米粮,只有士兵可以足额发放。与此同时,完颜雍严厉打击不法,士兵日夜巡逻维持治安,凡有言行不轨者即刻镇压。在他的软硬兼施下,城中百姓们的生活还算平稳,盼着宋军能早日退兵。但是城池被水围困,外边的消息全部断绝,丝毫不知宋军是走是留,在做些什么。

这种完颜雍认为十分惬意的生活却没有持续多久,连接两日守城的兵丁报告堤外的水不但没有上涨,反而降了不少。起初他并未在意,以为上游来水减少的缘故,但今日却报告称水位下降了两尺有余,且仍然有下降的趋势。中午时分驾船前去察看梁河水情兵丁的回报更令他不安,梁河上被他们掘开的口子居然被宋军堵住大半了。

“难道赵二真有投鞭断流之能,一夜之间竟然将决口堵住了两个,这么下去大水会很快退去,城池又将陷入危机之中。”得到消息后,完颜雍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如何处置,献计的孔彦舟听了惊异地说道,赵二自出世以来几次显示神技,他在宋时也有耳闻,不觉想到这上面。

“赵二是人又不是神,他若有如此神通也不会等到今日,定是其军中有治水的能人,想出了堵塞决口的办法。”郦琼的脸抽搐了几下说道。

“事已至此,不管是赵二有大神通,还是军中有能人,当务之急是如何想办法阻止其堵塞决口。”完颜突合速沉声说道。

在座的人都明白失去了大水的庇护,紧靠城池是无法挡住宋军的,只有尽快想出破解之法才能保住辽阳府,但如何破解一时谁也没有良策,帅堂之上陷入一片死寂……(未完待续。。)

赵柽回到御舟在甲板上坐了半日,想着赵勇刚才所言,现在即使能够破坏掉辽阳城外的大堤引水入城。但是现在不比决堤初时,洪水已经失去了冲击力,趋于平缓,也无法冲开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城墙。而现在河水还在不断泄入泛区,洪水不退城墙便不会瘫倒,他们也无法攻城打通北上的道路。

想来想去,赵柽觉得只有堵住决口一途,如果将决口堵上,泛区的水会很快下泄,如今正是夏季用不了多长时间残存的水也会被蒸发,泥地也被晒成硬梆梆的大路,稍加清理便可通行。至于怎么能堵住决口,赵柽还没有想出办法,但自己前世的时候长江决口都能堵上,梁河上的‘小’口子便没有堵不上的理由。

封堵决口这种专业的东西赵柽自忖无法办到,那群武将们让他们再扒个口子没问题,堵上肯定做不到,这还得靠那些文臣们,于是他立刻召见随扈的工部侍郎郑樵等人议事。

“郑爱卿,今日你随朕视察水情,情况已经明了,不知此中状况能否—顶—点—小说 封堵住决口?”赵柽赐座后问道。

“陛下,臣以为可以封堵住决口。”郑樵恭敬地答道。

“哦,你有何办法?”赵柽见郑樵想都没想便说‘可以’十分惊异,因为他知道其虽涉猎甚广,精通杂艺,但治水却是十分专业的东西,其答的这么干脆让他反而起了疑心。

“陛下,臣却不知,但有人可以。”郑樵可以说是皇帝的半个学生。两人相处的时间又较多,说话比较随便。笑着眨眨眼道。

“哦,你说得是谁。可在军中?”赵柽急问道。

“陛下,此人是都水监丞赵霖,陛下可有印象。”郑樵笑道。

“当然,其费三年的功夫治理汴河,使京城免遭水患,保证漕运畅通,他怎么会也在军中。”赵柽略一沉吟便想起此人,有些纳闷地问道。

“唉,这真是阴错阳差之举。当日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