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硝石等原料,火炮成了摆设,威力巨大的霹雳弹也告罄。但他们没有因此停止战斗,仍然发射石弹打击进攻的宋军,以致后期连石弹也供应不上。
当年汴京也曾遭遇过这一幕,可他们没有赵佶那样的‘先见之明’收集奇石在城中建起了艮岳,给守卫汴京城的官兵修了个弹药库,当石料告罄时可以拆山为弹。仆散忠义便带头拆了自己的府邸,以拆下的条石、石阶、柱石打磨成石弹以供战事,木料则用以制造投石机。有了榜样,城中的军民也纷纷收集石木料送往军中使用,在城角的四周各堆集数百颗石弹,石弹的高度甚至已经超越城墙,新制作的投石机可以弥补损失!
这一仗从战术上说宋军似乎取得了胜利,摧毁了金军数百架投石机,杀伤了大量敌军,打开了进攻的通道。但从战略上讲,宋军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非但没有压垮金*民的反抗意志,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所以总体上来说应该是打了个旗鼓相当,宋军略占上风,并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会宁城攻防战打得如火如荼,而皇帝完颜亶却显得不如以前热心,在确认了完颜亨失踪后,他完全相信了兀术准备与宋媾和出卖自己,立自己的儿子为帝的事情是真的了。这让他寝食难安,自己随时可能被当做礼品送给赵二,可京中已经没有人能与兀术抗衡,有能力的人都已经在自己的帮助下让兀术杀了个干净,想想自己的窘况完颜亶倍感凄凉,危难之际竟无一个可信任之人。
生死之间,完颜亶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思来想去朝中能为己所用的也只有张浩了,他是三朝老臣,虽被兀术重用,但也是几起几落,也是说用其才而不信其人,只是那他当个应急的角色。而其对兀术把持朝政多有不满,所以张浩可以成为被自己拉拢的对象,成为对抗兀术的一枚棋子。
想明白了的完颜亶于是以商议括栗之事召张浩进宫,他屏退左右与张浩密议,告之兀术要与宋媾和立子为帝的事情。其实此事在京中早有风言,张浩也有耳闻,今日皇帝一说才知道是‘真’,他明白皇帝跟自己说这件事就不可避免的卷入了皇家的争斗之中,也就没有了退路。他是个文人,也算是正直之人,对兀术所为自然不齿,因此决定站在皇帝一边。
张浩和完颜亶知道仅凭他们两人是无法斗过兀术的,他们的实力太弱,尤其是缺乏军队的支持。现在城中的军队分掌在完颜宗雄、完颜宗敏、纥石烈志宁和仆散忠义四人之手,纥石烈志宁是兀术的女婿自然被第一个排出在外,完颜宗敏没有从军的经历,缺乏人脉,那就只有宗雄和仆散忠义两人了。
而这两个人其实也不是最佳人选,宗雄在战斗中的表现让人实在难以恭维;仆散忠义曾长期追随兀术征战,两人关系密切,几次提拔都是得兀术举荐。所以他们不敢将宝压在他们身上,而恰在此时宫外传来消息:镇守速频路的完颜可喜率勤王之军突破宋军重围进入城中……
在会宁保卫战中,皇帝庸招儿迭出,宗雄和宗敏两位大金国的顶梁柱表现的是如此昏庸、无能和不济,实际上守城的责任主要压在了纥石烈志宁和仆散忠义两个人身上,他们指挥着会宁城军民一次次打退宋军的进攻,表现的非常英勇和无畏,给宋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宋军按照赵柽的布置,采用疾攻缓进的战术攻打城池,在北城集中炮火摧毁了他们城外的壁垒工事,然后稳扎稳打向前逼近,逐步清除金军的外围防线上的据点,然后重新建立火炮阵地,以进入火炮的有效射程。但就在推进的过程中,越靠近城池遇到的阻力越大,而这种阻力不仅是金军顽强的抵抗,还有投石机的威胁。
金国是在南下中原,攻打汴京时得到了宋军抛弃的这种当时最为先进的攻防利器,并在随后的攻城中用于实战,并掌握了发射方法。女真人也是相当擅于学习和吸取先进技术的民族,自然类似投石机这种强大的武器也成了他们吸收的对象。北还后女真人利用虏获的中原工匠开始制造抛石机,逐步装备到部队。投石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是攻打城池的重要工具,在历朝历代的攻城战中被大量使用。宋时投石车的发展到了顶峰时代,其威力开始变得极其恐怖而巨大。按照大小和所需人力多少,投石机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
轻型抛车,仅由两人施放,石弹重半斤,可用于迎敌作战;中型抛车有单梢、双梢、旋风、虎蹲等,需用四十至百人拉炮索。能将二十多斤重的石弹射出八十步;而重型抛车有五梢、七梢炮,要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人拉炮索,可发射七十到百斤重的石弹。在满血的状态下百斤的石弹也能射出五十步之遥,较小的石弹可以发射的更远。
与火炮相比。抛石机威力小、射程短,灵活性差,但依然不失为一种利器,尤其是在守城战斗中。金军在研制火炮受阻后,便开始大量制作投石机用于战争,也在与宋军的作战中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了经验。虽然在与宋军对战中胜少败多,可总比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好得多。在宋军北伐之战中。金军节节败退,负责保卫都城的纥石烈志宁就意识到和宋军会在城下一战。因此他也是积极备战,在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