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聂楚郡和黄老板(2 / 2)

鸿缘的新书 鸿缘 1751 字 5天前

聊就是大半天,日子过得再平淡不过了,大家似乎都很闲,有的是时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攀比了。住在什么区,住的什么房?家里是干什么的?

自己上了五年大学,学校里同样被改革大潮冲击着。大多是某某老师当了什么主任,或者在电视台去做什么讲座了。开始时,薪酬都是上交的,大家也都没什么说法。后来电视台越来越多,栏目五花八门,也都想请北大的教授,于是电视台的费用水涨船高,教授之间因此产生的竞争越发激烈。

小聂觉得这都很正常,尤其学经济的,在适当的媒介上发声,也是尽一份社会责任呢。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引。大学作为知识的殿堂,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知识中心。

说起来,小芹是学姐,在中文系时,常听她和丽丽讨论专业的用处,似乎还很苦恼。仅仅相差一年,自己的班级里,大家对专业对口已经谈的很少了。事实上也是,很多公共课用的是同样的教材,那不就意味着大家都在读同一本书吗?小聂听一些人笑谈,中文专业要么是大家,要么就一名不名。她从一开始就觉得靠专业吃饭是不行的,自己是不会去学校当一辈子老师,判一辈子作文的。

小聂很感谢北大五年给自己带来的机缘。

一开始就在黄老板的图片社专职,她之所以敢这么干,就是因为自己对当时流行的五笔字型打字、速记都很熟练,而黄老板本人是做不来这些的。她呢?在这里干得很轻松,上班时间就可以看书。吕一鸣还给她开着一份固定的收入。

接着,她在邱枫的慕然回首旗袍店里兼职,又靠自己攒的钱买下了旗袍店,算是给自己找到了靠山。

但她从没想过深造,即使是学经济。她觉得与其在学校里猫着,不如到社会上真刀真枪地试吧试吧,让她最有成就感的当然是在汪富贵的小太阳公司做销售。而且,在几个节点上,她都对汪总心存感激,现在做着成才学校江西分校的校长,江西俊晖汽车厂主管销售的厂长,她的确像邱枫说的那样,是双料的才女,既有钱财,又有才华。

可如果说到婚嫁,她最关心的却是:财务独立,就是对方不能染指她的生意。而且,她心里最隐秘的角落写着:不能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家人都不是亲人。

小聂起身关上窗户,山里的风还是蛮大的。

她想起一次北大学生会得到不少小提琴家耶胡迪 梅纽因的演出票,地点在大会堂。要说这可是世界顶级的演出了,可她举着票找了一圈儿,无人应答。她最后硬着头皮邀请黄坎,黄坎当时的表情够小聂记一辈子的,她相信再大的腕儿都演不像。他们打车到了人民大会堂,发现门口有不少人在兜售演出票。那一瞬间,小聂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邀请黄坎了,到这里直接把票送人不就结了。

也省得整场演出黄坎的眼睛都在看小聂,当小聂说:”台在那边,你总看我干嘛?“

黄坎唯一一次地幽默道:”我觉得音乐是用来听的,所以不用紧盯着舞台。“

回来就更尴尬了,去时为了赶时间,小聂打了车。好不容易进一趟城,她想到处转转,可黄坎偏要一起打车回北大。难不成黄坎就是为了付打车的钱吗?小聂觉得无趣。

自那以后,黄坎看小聂的眼光里有了特别的东西,言语中也多了些体恤。小聂当然知道这跟爱情不沾边。

突然之间,她觉得黄坎是可以帮她绕开汪富贵的人,更可以扮演她丈夫这个角色。之所以这么描述,一来,黄坎不是什么大老板,家里人谁也别想占到便宜。二来,她和黄坎在一起这么久,没见过她对任何女性产生过兴趣,让人放心。再有就是最关键的一点,和他结合,自己还可以独立地做生意,两人相安无事。

小聂关上最后一扇窗时,嘴角上翘,微微笑了。

喜欢鸿缘的新书请大家收藏:()鸿缘的新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