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都是农民的孩子(3 / 3)

里运到了饶州。

不仅仅是水军,在些步卒中,也逐渐起了言论,不能停止。

“俺家里有七口人,俺爷,俺爹,俺娘,俺哥,俺嫂,俺,俺侄子,俺……如果俺回去再取个媳妇,就能多分到五亩地,再生个大胖小子又能分到两亩地,这七亩地,一亩好田,买下来要八两银子,一家人开荒要三年,我去哪找这五十六两银子啊。”

“俺家俺爹俺娘都种不了地,身子骨弱,早年生病拖累死的,现在就俺哥俺嫂带着三个娃娃,我如果不回去,如果分了地,那么些地,俺哥也种不完,肯定会被收走的,要是俺和俺哥一起种,就肯定能种的完。”

此时种地已经精耕细作了,一季亩产约莫两三百斤左右,一年一亩能产粮食五百多斤,一个人口粮一年约莫八百斤,一个成年人,三亩田其实是完全够养活人的,至少饿不死。

当然,这是不考虑乱七八糟的税收和徭役。

不过许甲分田,还给老人和小孩,女子分,虽然分的少,都是两亩,可她们口粮吃的少些,这些便是多的,赚的,至少年年口粮有剩,剩多少,剩明年一年的口粮没有问题,这增大了农民抗风险的能力。

不像是从前,农民种地,连种到口粮都没有,种子还得去借贷,青苗贷看似好意,其实就是压在农民身上的一座大山。

现在有这般希望,大家如何不向往?

这些当兵的,都是农民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