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李孝恭(1 / 2)

吴王听了司马这话,不仅气没消,反而更气了。

“狗屁的叔叔,他都没把我当他叔叔,你在这里说这些有什么用?”

如果说,刚刚司马还不知道吴王到底被蜀王气到什么地步,现在就完全知道了,以往这么说就没多大气了的。

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个路劝。

司马神秘兮兮的说:

“殿下,那也没关系啊,他不当你是叔叔,可有人当你是他叔叔啊。”

吴王的怒气明显少了不少,就问:

“谁?谁能帮本王对付李恪?”

司马在心里吐槽吴王,聪明是聪明,就是沉不住气,怎么就直白的说出来了。

心里怎么想无所谓,司马脸上却全是恭敬。

“宗主寺啊,他蜀王不尊您这个叔叔,您可以去找赵郡王啊。”

司马和吴王都没说直接去找皇帝,他们还没傻到以为皇帝会为了吴王处罚李恪。

但这个赵郡王却不一样,在整个大唐建立之初,再到大唐征战天下。

李世民可以说把整个北面都打下来了,那么南面就是这个赵郡王,李孝恭打下来的。

就连李靖,当初都是跟在李孝恭后面,参与了平定南方萧铣。

但李孝恭和李世民的待遇,那是完全不同。

李世民打下北面功高盖主,成了二号皇帝。

李孝恭打下南面也是功高盖主,但却只做了宗正寺的宗正卿。

这就是李渊当初,权力运作的结果。

但也正是这样,才导致了李渊后来玄武门之变束手无措。

李渊攻克长安后,拜李孝恭为“山南道招慰大使”,令他收抚巴蜀地区。

李孝恭带着大营前往,三十余州府前来归附。

他率军大败巴蜀地区首领朱粲,顺利平定巴蜀地区。

李渊当时就封李孝恭为“赵郡王”。

打下了巴蜀后,李靖向李孝恭献“灭梁”策,李孝常觉得不错,就给李渊看。

李渊一看也觉得不错,并任命他为夔州总管。

令其大兴土木,建造舰船,训练水师,为南下做准备。

后李孝恭被改授为荆湘道行军总管,节制水陆十二路军队。

李孝恭带了战舰二千多艘战船顺江而下,直捣腹心,攻克荆门、宜都等地。

李靖当时是李孝常的行军总管兼李孝恭长史,就是为了防止李孝常手握重兵,万一谋反怎么办?

李靖又算是半个李世民的人,也能让李孝恭和李世民互相牵制。

李靖带着陆军往南面打下去,和李孝恭水路夹击萧铣。

最终萧铣覆灭,李孝恭因功被封荆州大总管。

这是个超级大的官,属于战时一把手。

李孝恭在平灭萧铣后,成功招抚岭南四十六州,使江南悉定。

江东枭雄辅公祏反叛后,李渊诏令李孝恭为行军元帅前去讨伐。

李孝恭节制李靖、李积等五路人马,屡战屡胜,生擒辅公祏,叛乱平息。

因功受赏 “上等宅邸一座,女乐两部,奴婢七百人,金宝珍玩无数”。

后拜扬州大都督,统摄江淮及岭南地区。

到了这里,李孝恭就是整个南方军功最大第一人。

而且还是大都督,都督就是唐朝专门管军队的主官,李孝恭成了南方武力最强。

连李世民这个亲儿子,李渊都不放心,怎么会放心你个没有血缘关系,只是一族而已的族人。

武德八年,随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内斗严重。

李渊怕李孝恭支持某一方,导致了平衡会被打破。

索性就找人,随便上了一本奏书,就诬陷李孝恭谋反,直接被召回了长安下狱。

这都属于直接明牌了,一点证据都没有,就两句话把李孝恭办了,李孝恭能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李孝恭要是真的反了,不亚于李世民反了。

李渊也只是想收回李孝恭的权力,没想把他怎么样。

李孝恭在被抓捕后,经过调查发现并无谋反事实,

最终被赦免并任命为宗正卿,封一千二百户,连爵位都没给人家恢复。

李孝恭的权力被收回,李渊就派了自己的亲信。

时任检校兵部尚书的李神符,负责皇宫禁军的轮换。

时任检校右厢宿卫的武士彟,负责皇宫禁军的指挥。

他们两个去地方上接管李孝恭让出来到权力。

一个负责禁军轮换,一个负责禁军指挥,全被调走,那李渊就没了亲信。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就这么没有任何阻碍的成功了。

李世民事成之后,觉得李孝恭属于间接的帮助了自己,没他的牺牲不行。

一登基就给李孝恭恢复了被剥夺的爵位,赵郡王。

而因为李孝恭的战功太高了,又是“唐李”一族的族人,还管着宗正寺。

现在李孝恭又拿了李世民的好处,也就没在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带着“唐李”闹事。

反而,这些宗族之人,还被李孝恭治的服服帖帖。

论功劳,除了李世民没有比李孝恭大的。

论身份,人家是你们这些小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