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这是不好办啊(1 / 2)

李恪搞定工部,来到兵部。

兵部现在也头疼,因为李世民和杜如晦说了自己的打算,打算明年对突厥用兵。

杜如晦支持对突厥用兵,但杜如晦不支持这么快用兵。

光这次对梁师都用兵十万,李世民还到处筹钱,甚至很大一部分还是李世寿卖珍珠得来的钱。

突厥可不是梁师都那个小卡拉米,要是一打仗就是几十万,甚至会陷入长时间的作战。

到时候需要的钱粮就是天文数字,按照今年大唐的情况,明年也好不到哪里去。

杜如晦不止一次的劝说皇上不要这么着急。

但李世民能不急嘛,渭水之盟这么大的耻辱,就像一根刺一直扎在他心里。

李世民必须把突厥弄死,不然这个皇帝坐的不安稳。

当李恪来到兵部,杜如晦正在为怎么向户部要五十万贯军费发愁。

因为打了胜仗,为了鼓舞士气,肯定得给这些士兵一点奖励。

不能光是你们这些武将封爵升官,我们这些小弟一点毛也没有,那下次谁还卖力打仗。

就这五贯钱,其实一点不过分,换算成李恪上辈子的钱,就是每人三万,除此之外还有每人几亩地的奖励。

但是杜如晦知道,户部的铁公鸡肯定不给。

皇帝跟他要都不给,自己连丞相都不是,更别说给自己了。

真是打瞌睡来枕头,李恪一来就说要借兵盖房子,还是发工钱的那种。

“杜伯伯,忙着呢?”

杜如晦抬头一看,李恪歪着他的虎头虎脑,就站在门外喊自己。

“蜀王殿下客气了,这是有什么事找我吗?”

杜如晦如临大敌,毕竟李恪要么不找你,找你肯定没好事。

这是皇城官员总结出来的,毕竟李恪也是这么干的。

李恪还挺客气,就站在门外说:

“杜伯伯,你还没让我进去呢。”

杜如晦更不明所以了,蜀王怎么客气起来了?

“那蜀王殿下请进。”

杜如晦也站起来给李恪行礼,毕竟李恪这么讲礼,自己也不能没了礼。

李恪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屋内,脸上挂着一抹灿烂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看似随意地说道:

“杜伯伯,我听闻兵部如今正为军费一事发愁啊。”

杜如晦心中一凛,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沉稳的神色,微微叹了口气道:

“殿下消息倒是灵通,如今这军费之事,确实让我头疼不已。”

其实这是李恪刚刚在兵部大院里,找了个官员问兵部尚书在不在。

那人以为蜀王是来捣乱的,为了兵部大院不被祸害,这才说尚书大人在为了军费烦恼,最好不要打扰他。

李恪身子前倾,双手撑在膝盖上,认真地说:

“杜伯伯,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是想跟您借些士兵。

我在城外的厂房建设正缺人手,若能有大量士兵相助,这工程进度必定能大大加快。

而且,我会给士兵们发工钱,绝不会让兵部为难。”

杜如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

“殿下,借兵之事,可不是小事。我也没有调兵的权利。”

李恪还是年轻了点,明明知道了对方的痛点,还这么快的暴露自己的痛点。

这样不利于自己讨价还价。

再说了,兵部怎么会没调兵权,只是不能没有公文的情况下调兵。

李恪没听出杜如晦讨价还价的话里话,依然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说:

“杜伯伯,您想想,我借兵不过是短期之事,待厂房建成,士兵即刻便能归队。”

杜如晦在心里是已经想答应了,其实那些士兵在折冲府训练也没事干。

不如借出去赚点钱,但这事不能自己做主,万一被人抓到把柄怎么办。

中立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粘锅,事情我能办,但锅不能我来背。

杜如晦一脸的愁容,无奈的说:

“虽然我也想帮殿下,但这事我不能做主啊。”

“那杜伯伯说说,到底怎么才能借我兵?”

“这样吧,杜伯伯呢,就替你,向陛下申请一下吧。”

李恪点了点头,脸上依旧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

“杜伯伯所言极是,我也知晓此事急不得。

只是希望杜伯伯能在阿耶面前美言几句,让此事能尽快有个定论。”

李恪的这次建造,完全不亚于在长安重新修建一个坊。

长安有一百零八坊,但是大小都不一样。

最小的有三百七十五亩,最大的就有一千亩。

所以李恪等于重新修建一个最大的坊。

如果按照一亩地十个人来建房,再给配五个帮忙运送建材的,就是一亩地需要四五个人。

一千亩就需要一万五千人才能紧凑着,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

当李世民看到杜如晦上报的奏书,和那些建材掌柜想的一样,也以为这是逆子准备建王府。

从来没见过,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