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终于上当了(1 / 2)

今天的朝会之所以这么剑拔弩张,全是李世民搅浑水的结果。

自从上次,李世民公开给张路的京市监站台后,长安城就没人敢忤逆京市监的商人。

铁矿价格也回落到,梁师都之战前的价格。

李世民专门在朝会表扬了张路,夸他是大唐的栋梁。

接下来的时间里,张路把全长安的商人都敲打了一遍。

把那些不听他的,全都赶出长安城。

而那些合作的,全都得到了京市监的帮助,这让京市监多了不少的盟友。

李世民为了张路的京市监越来越大,也就开始给张路放权。

先是把长安商品进出的权限,从工部交给了京市监。

这样,张路就不用向自己请示。

接着,李世民把长安的铁矿开采权,也交给了京市监。

这下,张路是真的能随便让谁开采,那就能让谁开采。

权力的爆炸膨胀,让张路这个官场新人,尝到了甜头。

无数大族,门阀,世家,官员都往张路家跑。

送礼的,送奴婢的,送田地的,送钱财的,送宅院的。

俗话说,钱总是流向那些不缺钱的人,女神总是喜欢那些不理她的男人。

张路家,也从原本的院子,搬到了更大的宅院。

魏征看不下去,多次向皇上谏言,说张路贪污受贿。

可李世民跟聋了一样,就是听不进去,还说魏征核查田亩的事情都没办好,别来管这事。

魏征被怼回去,就找另一个头铁的御史,周元生来谏言。

周元生说张路现在,恃宠而骄,出门都坐轿子,前呼后拥,这不利于廉洁。

李世民也不当回事,反倒是说,张路有才,有才的人骄狂一点没什么。

汉武帝手下的霍去病十八岁,不也是这样,何况张路也才十八岁。

李世民虽然才三十岁,从小到大,却见惯了这样的人。

李世民就是要这样,年少之人,总是年少轻狂。

李世民就是利用张路的年少轻狂,这才能让张路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目标。

权力增长的过程,就和攒钱一样。

如果你每个月都是月光族,你就是再爱钱,你也会有个限度。

可你要是第一个月攒一千,第二个月攒两千,第三个月攒五千,第四个月攒一万。

看着越来越多的额度,你只会越来越想攒钱,越来越渴望得到更多的钱。

权力也是这样,如果你只是一个小兵,你肯定不会多么贪恋权力。

可你如果从小兵,一步步的做到中郎将,大将军,上将军,天策将军,太尉。

李世民是亲身经历者,他怎么会不懂,当一个人的权力越来越大。

当你做一件事就成一件事,每次立功都能得到丰厚的奖励。

那你内心对于权力的渴望,只会越来越大。

权力的膨胀,如汹涌潮水,将张路和赵君德彻底淹没,他们的骄狂肆意生长,已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张路如今出行,八抬大轿是标配,轿身以金丝楠木打造,奢华至极。

轿前,数十名威风凛凛的护卫开道,他们身着精钢铠甲,手持利刃,寒光闪烁,路人见之纷纷避让。

轿后,一众小厮丫鬟捧着各种珍贵物件,浩浩荡荡,仿佛不是出行,而是一场炫耀权势的游行。

所到之处,街道被围得水泄不通,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一旁默默观望,心中满是愤懑。

平日里,张路对待前来拜访的官员和世家子弟,态度傲慢至极。

若是有人带着的礼品不合他意,或是说话稍有不慎,便会被他当场呵斥,毫不留情。

哪怕是朝中的老臣,他也丝毫不放在眼里。

一次,一位三品官员来商议事务,只因观点与他稍有不同,他便拍案而起,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

“你这老糊涂,懂什么?如今这长安城,我说了算!你若再敢多言,休怪我不客气!”

那官员被气得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

经过李世民拔苗助长的操作,不仅是张路得到了好处。

连赵君德都得到了封官,李世民专门给赵君德独创一个五品京市监少监。

而赵君德,同样是嚣张跋扈。

他凭借着京市监少监的身份,在长安城中横行霸道。

为了给自己建造一座豪华府邸,他强征民夫,随意拆除周边百姓的房屋,百姓们哭天喊地,他却充耳不闻。

有百姓前来哭诉,他竟命人将其暴打一顿,扔到了大街上。

在朝堂之上,他也时常大放厥词,全然不顾君臣之礼。

一次朝会,他公然打断了有怨得到李神通发言,大声说道:

“你这长篇大论,毫无用处!

如今这天下,唯有我与张路才能真正为陛下分忧,你们这些人,不过是尸位素餐罢了!”

满朝文武,对他的行径无不感到愤怒和不齿。

曾经敢这么干的,还只有蜀王李恪。

可蜀王那是身份在哪里,人家这么闹就这么闹了,又才九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