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6 章(1 / 2)

大唐妖奇谭 秋若耶 1418 字 5天前

(八)

小青龙畅快飞舞,降落山谷,将喜宴上吞食的仆人吐在草丛上。仆人伸展四肢,一个打滚坐起。小青龙旋身化作赤/裸小书童,捡起衣帽穿上,重又文质彬彬。

灭族危机消弭,洞窟藏身的山民倾巢而出,欢呼雀跃。

山公率族人叩谢:“深感法师大恩,不知何以为报?”

小书童戴着歪邪巾帽,抱胸上前:“我小书童对你们就不是大恩?”

山公略显畏惧:“龙公子亦是大恩人。”

小书童一脚踏上滚落的石堆:“你们大恩无以为报,还不搬山果春酒来?”

“勿用不得无礼。”一行气度光风霁月,扶起山公,“是小僧擅闯贵山,引来大蟒,山公不必如此。”

“山神已亡,山中恐再无庇护。”山公面色凄惶,不知会面临怎样的未来。

“无端作恶,枉自为神。”一行托起芭蕉叶上点点波光,水珠沿叶脉滚动,落在大地上,“山神化为水泽,山公可知其缘故?”

“请法师赐教。”

“蟒与溪,同体同源,正是贵山民酿造春酒,以向神灵祈愿,代代供奉,索求额外的恩赐,贪欲妄念日积月累,催酵春酒,才有了邪神降生。”

山神竟是因山民贪念而生,山公大感愕然。

“人心难以餍足,邪神以无尽欲念为食,滋长繁盛,终成庞然大物。它的法力,仰仗山中生灵的信仰,越是敬畏供奉,它的法力越是高深。”一行为众人剖析因果。

颜阙疑这才明白,一行所谓的“山民将它供奉得如此庞大”是何意。

“邪神因贪念而生,自然贪得无厌,不仅索要春酒,更想蚕食生灵。山神娶妻,便是它填补无尽沟壑的妄念。”

阿沐得以从蟒口逃生,后怕不已,看看六郎年轻的脸庞,难以相信他竟有制伏巨蟒的力量,是以问出口:“敢问法师,六郎的字为何能够克制邪神?”

颜阙疑亦有如此疑惑,六郎同样一头雾水。

一行回身看向苍茫群山,十六字束咒金光已与巨蟒神力抵消,黯淡不见。

“因为六公子对书法的执着,想要探寻更高境界,是一片纯粹之心,不卑微,不贪婪。以纯粹之心书写的感悟,足以震慑邪祟。”一行解答完众人疑惑,又忍不住对消失不见十六字的赞赏,“六公子书法更进一步,点画飞扬,皆是初露端倪的盛唐气象。”

六郎眼中光芒闪烁,不好意思地挠头:“哈哈是吗?”

颜阙疑适时插话:“法师是客套,你可不能太得意。要不是法师修行好,你那几个字就想制伏神蟒?不过,你到底写的什么字?”

六郎收敛深思,眼底沉着一片月光,面目含笑:“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语出《诗经》,上古村落农闲时节,造春酒以庆贺,宴饮称觞的盛况,与今夜山宴朦胧相似。单纯的祝福,纯粹的心愿,酿出不可思议的力量。

孜孜不倦以求索,远比卑微仰仗他人恩赐更为可贵。

山公团团揖谢,重新提起婚事:“邪神已除,小女同六郎的婚事……”

六郎主动道:“晚生非阿沐小姐的良人,没了大蟒的威胁,这桩婚事便不作数了。希望阿沐小姐得与意中人白头偕老。”

阿沐仿佛松了口气,清澈笑意里满是对六郎的感激。

既然六郎无意,山公亦不再勉强,只是叹了口气:“小女一番痴念,也不知能否等来她的姻缘。”

六郎坚信可以:“阿沐小姐会有美满姻缘的。”

一行与山公话别:“长安路遥,可否请令爱相送一程?”

山公自然不会拒绝。送六郎回家,阿沐非常乐意。

月光洒满山巅,外来者沿着月的清辉,一路下山而去。

敦化坊颜府门前的灯笼,照亮了归家之人。

安然回家,令人倍感温馨,颜阙疑脚步轻快,叩响门环。男仆拉开门,见到家主,高兴不已:“大郎回来了?”

六郎挤进门:“我也回来了。”

男仆惊愕:“六郎七日前不是已入赘……”

六郎奇道:“哪里有七日,我们不过才走几个时辰。”

颜阙疑不以为怪:“山中日月不同长安,去年你失踪一月,在山中也不过半日。阿禺,法师也回来了,还有小和尚,总之大家都回来了,六郎也不必入赘。”

一行领着小书童模样的勿用,走向一旁去:“还有一位贵客。”

男仆将一排人先后看过去,视线落到最后一个姑娘身上。众人也随他望过去,只见阿沐呆呆站在灯笼光下,眼中浮起泪水。

“阿禺,原来你在这里呀!”阿沐扑过去,抱住颜府男仆。

“阿沐,我对不起你。”阿禺也红了眼眶。

颜阙疑和六郎都愕然,齐刷刷看向促成这一幕的一行。

一行微笑不语。

众人返回颜府大厅,阿禺将经过一一交代。

“一年前,我在山中采松果,一条大蟒忽然窜了出来,我没命地跑,大蟒紧追不舍,终于咬住了我。我以为必死无疑,这时六郎进了山,世代与外界隔绝的山障融入了人间,我便趁机挣脱了蟒牙,逃出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