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 求死得死(2 / 3)

皇帝手中的棋子被重重摔在地上,敲击出一连串清脆的响声,殿内气氛为之一肃。

刘彻目光阴冷,“谁在勾结匈奴人?”

刘据正色道:“尚不知晓,已经向草原施压。”

皇帝听出了话外音,抬起一个食指,点道:“不管那个大单于之子要什么,先给他。”

话至此处,皇帝已然咬牙切齿,凸起鼓动的腮帮清晰可见,眼神飘忽一阵,幽幽言道:

“看来我大汉的诸侯王,当真一刻都不消停!”

是的。

皇帝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诸侯王,他们有这个人力、物力,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有很强烈的动机!

此时场间没有外人,刘彻说话也就没有顾忌,“当年淮南王让自己女儿在长安结交权贵,事后廷尉追查。”

“发现刘陵借着张次公的掩护,曾和北边有过接触!”

北边,自然指匈奴人。

此事刘据可是第一次听闻,难怪一听到奸细,皇帝立刻联想到诸侯王,实乃有旧例可循!

这一刻。

卫子夫凛然,刘据漠然。

皇帝脸色变换不定,只是须臾间,他便将种种情绪压下,拂袖起身,抬脚朝外走时,示意太子跟上。

“羌人反叛一事,你认为怎么办?”出了大殿,刘彻问道。

刘据边走边思,过了一会儿回道:“羌人实力再弱,也能聚起数万刀兵,涉及到兵戈,就不能轻视。”

“应当先暗中调集大军,囤于武威、陇西左近,以备不测,再遣使臣去羌人部落中试探虚实。”

“无论战与不战,朝廷都能占据主动。”

廊道间。

一众宦官宫女在后,皇帝、太子在前,刘彻思量片刻,问道:“方略没问题,细节处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刘据蹙眉,“大军调动时需隐秘,谨防奸细泄露军情……”“此为其一。”

皇帝脚步不停,神情生硬且冷酷道:“朕教你,其二,得派一个生性跋扈、素来目中无人的使臣去!”

“羌人果断反,最好,羌人迟疑不反,就帮他们反,朝廷调一次兵,难道要空手而归?”

“敢有反意,就是取死之道!”

这个刚猛的男人,一如既往的刚猛,皇帝问了方略,给了点评,却没有拍板要不要这么办,至少现在没有。

皇帝只说让刘据先去,此事他有计较。

一刻钟后。

温室殿。

绣衣汉子躬身站在下首。

“派人去查西边羌人部落的动向,记住,不要打草惊蛇。”浑厚、低沉的嗓音响起。

“是。”绣衣汉子抱拳。

刘彻再问:“之前让你往草原安插人手,安插的如何?”

“已初见成效。”汉子应道:“臣通过匈奴小部,接触到几位单于阏氏,正在与她们交涉。”

这条路线与当年白登之围的‘陈平策’有异曲同工之妙,看起来有些不耻,但刘彻不在乎。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句黎湖部有进展吗?”

“进展不多。”绣衣汉子抬眼看来,肃穆道:“陛下短时间内若要探查的事宜太大,需重金!”

“从内帑支。”

皇帝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黄金朕给足,大汉内部有人在跟句黎湖互通,去查清楚,朕要知道他的名字!”

“喏!”

绣衣汉子离开已久,温室殿内却寂静如故。

刘彻两眼微眯,脸色时而阴沉,时而狠厉,尽管大殿内温暖宜人,可侍立在旁的宦者令仍然感到忽冷忽热……

……

夜,长安西郊。

某座庄园内,两人对坐,于昏暗的密室中交谈。

“陇西郡何处驻军薄弱,都在这张图上标注了,要攻打哪儿,你们和羌人自己定,不过我给个建议。”

“请说。”

“离长安越近越好。”

“为何?”

“距离京城越近,声势就闹得越大,任由羌人吸引注意力,之后你们集中兵力,从西域、居延泽,猛攻敦煌、酒泉两郡,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沉默片刻,坐于右侧的男子收起了地图。

“我会转达大单于。”

说话间,男子便要起身离开,不料对面的主人家却拦住他,语气阴郁道:“等等!”

“还有何事?”

“免费赠送大单于一个消息,太子在北边有眼线,你们最好自查一下。”

“当真!?”

“上次乌维南下,战报尚不明朗,太子就在朝廷议事中断定,来者并非你们大单于,能对他的行踪掌控如此精准,藏在你们大单于身边的那个细作,可不一般。”

“事关重大,我需尽快禀报,告辞!”

密室里响起匆忙离去的动静,不一会儿,数道人影便隐入漆黑的夜里……

……

季冬之月下旬,冬季的尾声仍在,不过积雪已经从南向北逐渐消弭,旋即,人类的活动便比草木先一步复苏了。

天地尽是簌簌化雪声时,一些事情,在长安城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