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第250章 小机灵鬼(2 / 3)

众臣眼中既有惊讶,须臾间,又生一丝理所当然。

出了杀俘的事情,人数可能多达上万,朝堂一点水都没有反而奇怪,再者,以如今朝堂局势,怎么可能没水?

被弹劾的人是骠骑将军,看看弹劾的人是谁?

侍御史!

他的名字不重要,他的官职很重要,侍御史,除非是陛下钦点、带着明显不同阵营特征的……说的就是霍光同学。

除了像霍光这类人以外,其他侍御史,不用怀疑,必然是御史大夫的触角!

一朝天子一朝臣。

卜式升任御史大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御史府那个小朝廷里,该安插的亲信早就安插了个遍。

郭乌一站出来,旁人就知道是谁在发难,卜式也没隐藏什么,没必要。

一来。

他的身份摆在这儿,铁杆的齐王党,跟太子党作对很正常,藏不住。

二来,骠骑将军本来就有问题好吧。

弹劾他是职责所在!

“假冒军功的话可不能乱说,所得首级难道不是羌人成年男子?有妇孺老幼吗?”卫尉路博德当庭驳斥道。

你弹劾是职责所在,我维护是恩义所在,路博德斜睨着郭乌,冷声道:“还有那残杀俘虏,你说俘虏就是俘虏?”

“哼!”

侍御史郭乌凌然不惧,正色来对,“卫尉,陇西军报可不止骠骑将军一份,一同参战的陇西、武威太守来报。”

“羌人跪地乞降,兵卒却杀戮依旧,有些文字把戏,难道还能拿来强词夺理!?”

数万人溃败,追杀绵延十数里,人多眼杂,有些事情是藏不住的。

路博德面色骤寒,正欲呵斥……

“卫尉!”

卜式忽然提高音量喊了一声,见路博德转头看来,御史大夫方才不咸不淡道:

“以卫尉与骠骑将军的关系,此事你理应避嫌。”

是的,以路博德跟霍去病的关系,他开口确实有偏袒的意味,无论说什么都站不住跟脚。

眼下殿内。

不管是立在殿侧默默垂眼的尚书仆射兼侍御史霍光,还是再次修起闭口禅的大将军,亦或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当听闲谈的太子。

他们好像都站不住跟脚。

当然了。

瞧他们那样子,好像也没有站出来替骠骑将军说情的意思……

只是,霍光且不论,卫青和刘据,他们即便不好直接袒护,随便动动身子、挪挪腿,给个暗示,朝堂上还能缺替他们冲锋陷阵的人?

人,自然不缺。可太子党的两位大佬,就是一动不动,似乎全然没听到被弹劾的是骠骑将军。

他们不动,石庆、东方朔、王衡等一众人自然也不动。

路博德看到太子与大将军的作态,一开始还有些愠怒,可转念想到什么,脸色微变,一言不发的退回了原位。

他退了。

侍御史郭乌却没退,再次重申应当严查冒功一事。

龙榻上旁听的皇帝有些不悦,皱眉道:“军功首级都是经过层层检验,何人能假冒军功?至于杀俘……”

“公卿是何看法?”

遇事不决,问公卿。

按照地位高低的顺序,众臣先看向比拟三公的太子。

眼下朝堂上的百官,站队的终究是少数,中立的更多,换句话说,就是望向刘据的眼神,看戏吃瓜的多!

很可惜。

太子让他们失望了,刘据没有给任何反应,直接无视,既无视了大臣的视线,也无视的皇帝问话。

哎,主打一个高冷。

百官失望之余,又看向大将军,卫青还是比较给面子的,勉强给了句:“臣应避嫌。”

现在轮到丞相了,石庆斟酌片刻,“杀俘,恐怕确有其事,只是骠骑将军此战也有大功。”

“大军尚未班师,朝廷便定领军主将罪过,终究不妥。”他给了个含糊其辞的说法。

一听这话。

御史大夫很想回一句:‘怎么?现在定罪过,骠骑将军还要趁着领军在外,谋反不成?’

霍去病如果有谋反的动作,卜式睡觉都能笑醒!

然而。

他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卜式也就没有说这句无用的废话,他说的是:

“丞相所言差矣,军功是军功,过错是过错,倘若因为武将有功,朝廷便不论其罪,岂不是置国朝法度为无物?”

三公以上、及三公都表了态,九卿之首的太常杜相暗自呲了呲牙,尽量中立道:

“大战有功,理应赏,但丞相先前也说了,杀俘恐怕确有其事,有过,也要罚。”

“功过相抵,可以不赏不罚嘛。”

太常当真是个小机灵鬼,一张嘴就说出了所有人都想要的答案。

宗正韩说点头:“有理。”

大司农桑弘羊跟着道:“可行。”

然后就是一片:“臣附议!”

大臣们众口一词,皇帝纵使脸上写满了不悦,也无可奈何的从了大流。

就这样。

天子爱将——骠骑将军霍去病,因放纵杀俘,功过相抵,于枹罕之战中,不赏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