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不需开窍?(2 / 3)

所有一切’的程度,否则就是个笑话。

这种人除非是没有对手,不然不去尽可能的科学化开发研究利用力量,让力量进步,迟早会被更科学的力量体系所替代,武艺的方式,气的利用,效率的提升,机关的结构,符箓的构成,这些都可以被精准的纳入研究和优化的过程里面去。

神朝对知识的垄断相当严重,各个世家,门派都对自己的独门绝技极为吝啬,限制了很多知识的传播路径,但在世家和门派内部,还是在有限的程度上做到了专业化,精锐化,不断的优化术法,修行法,让修行者们一代一代的变得更强,乃至于,如果有一个强势的皇帝进行干预,费巨大代价,甚至造出了《玄化通门大道歌这种堪称‘集大成之作’的功法。

这就是体系之后的力量。

一个人就算是天选之人,也比不上几千上万的精英和聪明人一起开发研究。

这种情况在世家内,也是会专门聘请各种各样的能人异士,以及培养自己家有才干的年轻人来给自己干这些活。

因此,产生‘突破修行体系’的事件,并非不可能,只是……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这东西是怎么来的?

是谁研发的这种玩意儿?而且,这件事,高见觉得,必须要严格保密。

现在如果泄露这种东西出去,恐怕自己的下场不会太好。

再说了,关于打开的神关,其中的奥妙,以及高见自己的‘神意’,都似乎还处于一种虚无缥缈的状态。

说实话,高见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神意是什么……尽管他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真的有。

而在那块金牌的神韵记录之中,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按照那里面的记载,人需要去寻找自己的神意,并且想办法提升,但提前开启神关可以让这个进程加快,并且让‘神意’这种玄妙的力量更加的可控。

这种手段……和神朝的修行法,完全相反。

神朝是慢慢成长,你的神意其实早就在神关之中,只等你拥有足够的实力掀开盖子,获得其中的力量,但这样培养出来的神意,你自己是控制不了的,像是柏星之的‘枯荣’就是一种很鸡肋的神意,但这种神意,却能和本人绝对契合,毕竟这就是武者的整个人生经历凝聚而出的神意。

而这金牌之中的法门,却是先帮你打开,之后你再慢慢培养,更有可塑性,是你刻意培养的,具体是什么情况,完全看你自身。

这也导致,虽然高见已经有了四境的修为,但好像……既没有开窍带来的特殊提升,甚至神意本身也还模糊不定,起不到效果,这导致高见在基本的数值上,会比正常突破的四境要弱一些。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

那就是,这一境,完全是送的,他是货真价实的四境,只是缺了窍穴的力量而已。

原本高见是准备开大椎的,他在大椎的进度,可一点都没耽误!

一旦突破,那就直接是五境了!

如今这个神关虽然没有开窍的特殊效果,也没有神意或者神通,可按照高见现在的理解来看的话,等他正常开启神关三窍,蕴养神意,这种跳级只会让他修行速度更快而已。

毕竟,对其他人来说,高见是真切的跨了一境!就算没有神意和窍穴的力量,这一境对修为的全方位提升也是实打实的!

只是有一个问题……

这金牌,是谁研究的呢?

显而易见的,这是一种和神朝现在完全不同的修行体系。

这个修行体系里,甚至都没有对身体,以及气的任何涉及,既不修行肉身,也不使用气本身的力量。

用人话来说,就是不修精关和气关。

完全只专注于神关本身,甚至连神通都没有,只专注于神意。

严重偏科,以神朝的修行体系来看,上限就只是四境而已。

可是……就高见所看见的,对方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那可不止四境啊。

说明,虽然有共通之处,但极有可能,这种来自于梦境的修行法,和神朝有着完全不同的土壤,是从不一样的环境之中诞生而出的。

就好像是曾经讨论过的‘风俗’一样。

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

风自厚薄,俗有淳浇,明王之化,当移风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以上之化下,亦为之风焉;民习而行,亦为之俗焉。

沧州是边疆地带,自古不服王化,哪怕如今被征服留下了古战场,其俗也尚好巫祝,俗事鬼神以祈福。

其他地方也是,楚越之风好勇,其俗赴死而不顾。郑卫之风好淫,其俗轻荡而忘归。晋有虞之遗风,其俗节财而俭啬。齐有景之余化,其俗奢侈以夸竞。

乃至于,燕地有些妖物们认为客大于后房,所以会让自己的妻妾侍于宾客而不觉有辱。

斯皆上之风化,人习为俗也。

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明本身,自然会诞生出不同的修行体系和科技树。

眼前这个金牌,极有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文化所诞生的。

梦境世界……是真的,只是这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