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问曲支书吧,看有没有人来。”
两口子正说着,听到外头有人道:“颜颜,你是颜颜吧?”
两人对视一眼走出去,就看到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女的,弯腰在同颜颜讲话。
颜颜不认识对方了,“嗯,我是颜颜。阿姨你是谁?”
这阿姨看她的眼神还有点热切。
林嫣道:“吴丹?”
吴丹抬起头,“林嫣,方明澈。这个小院都是你们的啊?真是好啊,单门独院的。”
如今最好的当然是楼房,通常是干部家庭才能分到的。但能住上这样的院子也是很不错的。尤其听说这是他们自己买的呢。
颜颜看父母出来了,便和小伙伴继续听故事。
林嫣道:“不是的,只有东厢这两间屋是我们的。你进来坐吧!”
方明澈一开始也没把吴丹认出来。听她们说了几句,想起这是谁了。
这人是之前和林嫣一起从首都到村里当知青的,也在村里结婚生女。
不过去年底政策一出来就闹着离了婚,然后回城了。
她女儿就是之前问阿嫣‘就说我是方舒颜也不行么’,想跟着他们坐火车来首都找妈妈那个。比颜颜大几个月。
听说吴丹回来后,在电影院当售票的临时工。
这个工作还是家里亲戚托了关系才给她安排进去的,挺不容易。
五一节她和一个死了老婆、儿子上高中、女儿上初中的男领导结婚。之后调换了工作岗位坐办公室了,也转了正。
结婚的时候,还给阿嫣发了请帖。
当时阿嫣说反正都送礼金了,要不要一起去吃酒。中午左右是个淡场。
方明澈没去,说五一节生意好,中午也不想走开。只让她带着颜颜去吃的。
当时林嫣和一群知青一桌,很多人羡慕吴丹回城就有了正式工作呢。
至于林嫣,参加高考都第三回了。摆摊什么的,其他知青也不是很看得上。
但如今传出她考上大专了,就有故人上门来造访。还拎着大包、小包的。
方明澈不喜欢这个吴丹。于是道:“阿嫣,你招呼吴丹坐。我得去宋全那边一趟。失陪了啊!”
来者是客,而且吴丹和林嫣一起下乡,也曾经患难与共过。不好将她拒之门外。
但他着实懒得敷衍此人。
吴丹原本在看着颜颜,听了这话看过来,“方明澈,我知道你为本村的人打抱不平。可是,这能全怪我么?马安国如果像你一样上进,我们一家也不至于天各一方啊。”
方明澈道:“不,你想多了。我真有事,你们聊吧。颜颜,你们的声音弄小一点。别妨碍妈妈和吴阿姨讲话。”
“哦。”颜颜把声音关小了一点。
方明澈往外头,听到里头吴丹问林嫣,“我家小丹,你上次回去见到了么?”
他嗤笑一声,他们回来都快三个星期了。真想女儿,这会儿才来问?
没什么事跑去老宋家打扰也不好。人家两口子各自上了一天的班,也就晚上聚聚、说说话。
他出了门脚下一转,往后面的胡同走去。准备走到附近的小河沟转一转。
没走几步,听到有人在后头摁自行车的铃铛,便避到边上去。
结果那车直接在他身旁停了下来。
回头一看,王德显骑着一辆新的二八大杠,一只脚踩在地上,另一只还搁在脚蹬上。
方明澈笑道:“回来看伯母啊?”
“是啊,发了工资送钱过来。听说你收到北师大英语系的录取通知书了?”
“嗯,寄到我老家去了。我堂哥正给我送来,明天应该就能看到。”
“恭喜!我早就知道你不会是吴下阿蒙。”王德显说着拍了一下车篮里的军用背包,“里头有四瓶你要的酒。正说一会儿给你拿过去。”
说完拎起递过来。
方明澈接过来,“我一会儿给你把包送过去。”
王德显点头,“好啊,一会儿来我家坐坐。一个人往外走。怎么,跟你家林嫣吵架了?”
“不是,想到哪去了?家里有个不速之客,我不大喜欢。”
王德显挑眉,“那以你家林嫣的性子,不会多往来才是啊。”
“她一起下乡的人。听说当时刚去,水土不服闹肚子闹得厉害。那会儿缺医少药的,不是人家拿了带去的药给她吃,怕是要拖成大症候。”
方明澈解释了两句,拎着军用背包往家走。
林嫣和吴丹就在屋外树下坐着,吴丹可能看着颜颜在想她自己闺女。
听林嫣说孩子变得跟其他农村孩子没什么区别,眼睛有些红红的。
农村女孩儿,颜颜这种双教师家庭的是特例。
方芳那样的才是常规。
尤其小丹爸爸又找了一个。回头再给她生个弟弟,日子会更不好过。
但吴丹也不敢跟现在的爱人提,要把女儿接到首都来的事儿。
知青的儿女没法转户口,那回头粮油供应、上学都是事儿。
而且,继子、继女对她其实很不客气的。
老刘一开始还护着她,但后来就说自己上班也很累,还说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