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嫣道:“肯定搁不下啊,人家就没打算搬到林家用。这是准备在林家啃一口大的,把两个小的的彩礼一并解决啊。”
除非是条件特别好的人家,不然都凑不齐三转一响、三十二条腿这种的。
那有部分,也很拿得出手了。
而且,韩家还要求韩梅每月拿钱回去呢。
就是明峰哥说的,这完全是林怿能力范围以外的事。就是希望他回来逼父母,可能还有她这个姐姐。
林嫣是绝不愿意做冤大头的。
父亲也没有这个想法。他根本就不想和韩梅家做亲家。
至于母亲,她如今也渐渐觉醒。关键她如今不管钱!
还有,韩梅这段时间肯定找过别的下家了。那不没找着更好的的么。
她妈一定会拿捏住这点的。
那就拖着吧。反正他们林家的是儿子,拖得起。但前提就是林怿不该急的不能急。
这一点她早就提醒过了。
如果他还是犯了,那就只能是帮着韩家、以此来要挟父母了。
那她更加不会管。这个态度她一直以来给的很清楚。
林怿他凭什么要拿父母一生的积蓄、甚至可能还要举债去给韩家彩礼啊?
三转一响加三十二条腿,这要上千块的。
对普通人家,这是多大的负担了。关键是一样都不带过来。
过了两天,朱大海可能是中暑恢复了。他又准备去农村他舅舅家里住着收菜了。
他觉得之前的思路其实没错,就是找的那两人太贪了。
他预备这回按林嫣的方式操作,把菜批发给其他人。
朱大海找上胡勇四个,胡勇道:“老朱啊,这得有个先来后到啊。而且,方老师和林老师这里每天都不曾断过供应。你那里,一断就是三天啊!等你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可以考虑在你那里批发一点试试。”
胡勇真的怀疑他这回还是有哪里没理顺。别又出事了!
林老师那里,隔壁大杂院的人也在问呢。
当然,如果朱大海那里理顺了,菜又比较便宜,还是可以在他那里批发。
所以他对朱大海道:“要不你去隔壁问问,他们也在问林老师能不能供货呢。”
朱大海对隔壁之前临时涨价的两个回城知青深恶痛绝。如果可能,他一点都不想去找隔壁大杂院的人。
最后他还是找了,但是把那两个排除在外。
他也说了规矩,概不退换货之类的。
林嫣知道了有些着恼,“他这是一好,就来撬我的下家啊。他怎么就盯上我这个生意了呢?”
亏得他还知道自己和小谢、崔嫂子关系好,撬不动。没有打那两家的主意。
方明澈道:“一个生意,咱们可以做,他自然也可以做。但胡勇说得很明白,感觉他供货可能不太靠谱。不过好在他本钱不多,不能跟咱打价格战。好了,别管他了。早早晚晚会有人出来竞争的。”
刘青峰和耿山也有点着恼,觉得朱大海太不是个东西了。
方老师都和他们沟通过了。九月起刘青峰升做店长,提成利润的10%;耿山升副店长,提成5%。
这个提成包括废品生意和菜生意,是所有其他收入之外、额外给的。
如今让朱大海一搞,别搞得他们生意不好做啊。
真不是个东西!
方明澈道:“面对竞争最好的做法是,咱们把自己的分内事都做好。你们多关注着就是了!”
朱大海那里确实是隔壁大杂院有几个回城知青凑了钱,批发他每天早上载回来的菜。
搞得胡勇他们四个生意都不那么好做了。只能扩大‘打游击’的范围。
这也幸亏菜市场的资源不足,也无心垄断。而且,老百姓也肯掩护。
不然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卖,肯定要被逮到的。
隔壁那两个搞得朱大海那天损失惨重的回城知青,又来找林嫣了。
朱大海说了不会批发菜给他们。他们想做这个生意就只能来找林嫣供货。
林嫣便答应了给他们供货。在之前的人手基础上增加了他俩。
她也对胡勇四个说了,“我也不能要求你们非得在我这里批发。都是拿现钱买卖,肯定哪家的价廉物美就在哪家进货。但是,朱大海是早上供货,你们如果去他那里拿了货,就要提前给我说一声。不然我下午带那么多回来,鸡蛋还能放一放,蔬菜是不能放的。”
胡勇点头,“林老师,我们如果用了朱大海的货,一定提前告诉你一声。”
bj郊区的农村,村支部倒是有电话拿出来当公用的。
听说,五六千的安装费是先欠着的,逐年缴清。
这样一来,如果他们当天上午打个电话,还是能通知到魏嫂子那里当天不收菜的。
魏嫂子得到消息,在黑板上那么一写,农民就不会再拿过来了。
拿过来也没法收,没下家。
林嫣气得在家道:“朱大海他怎么不再中回暑啊?”
方明澈听得好笑,“人家吃一堑长一智啊。”
方明峰骑着方明澈的新车,接下来几天把首都的名胜古迹、还有各处自发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