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这真是送上门的晋王(2 / 3)

的情况,杨妃那边可是时不时的就送信过来。

李承乾也很清楚,李世民现在对研制火药很上心。毕竟火药对于战争太过关键,再没有研制出威力足够的火药前,他跟李世民之间,暂时形成了一种短暂的平衡。

一旦火药研制成功,李世民那边大概就要发难了。

不过李承乾根本不担心。

火药是说能研究出来,就能研究出来的?

但就是这最佳配比,给数年时间,都不见得有什么发展。

到那个时候,李承乾神兵营都出来了。

“是,殿下。”

文忠恭敬回道。

这时,有侍卫来报:“汉王李元昌求见。”

李承乾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哦,传他进来。”

不多时,汉王李元昌大步走进书房,见到李承乾,即刻拱手行礼:“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元昌,无需多礼,今日前来,可是有事相商?”

李元昌直起身,面上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殿下,实不相瞒,我此番前来,乃为那辽东通宝行之事。”

“我臣听闻殿下于辽东开设通宝行,发行纸币,成效显著,心中甚是歆羡。就想着,洛阳如今亦是布局之关键要地,若能于此开设通宝行,发行纸币,必能对殿下大业大有裨益。”

汉王李元昌平时是很无聊的,先前煤炭厂的事情,让他感觉到很有意思。

最主要的是,汉王在煤炭买卖上,可是赚了不少。

后来煤炭厂归了陛下,李元昌跟赵节被转封登州,自然就跟煤炭厂没什么关系了。

习惯了大把来钱的日子,现在的生活,李元昌觉得真没意思。

倒不是说李元昌贪财,而是对于一名皇子亲王来说,衣食无忧,只想找点感兴趣的事情去做。

原本是准备进军纺织厂的,以为跟煤炭厂差不多。

但了解情况后,就觉得没啥意思了。

倒是这通宝行,让李元昌上了心。

眼见太子一直没有要在洛阳开设通宝行的想法,李元昌等不及了,直接过来催。

李承乾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元昌,你能有此想法,倒是令我有些意外。不过,这开设通宝行,发行纸币,绝非小事,其中门道与风险,你可尽皆知晓?”

李元昌连忙点头,神色坚定地说道:“殿下,我于经商之道上,虽说比不上那些老商贾,却也略有心得。”

“先前煤炭的买卖,都是我在做的,熟悉的很。”

“我亦一直在暗中研习殿下在辽东之举措,对通宝行之运营与纸币之发行,多少有了些了解。”

“如今洛阳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若能通过通宝行掌控钱财命脉,殿下在洛阳之根基便能更为稳固。”

李承乾靠于椅背之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若有所思地看着李元昌:“元昌,你这份心思倒是难得。不过,洛阳不比辽东,此处世家林立,各方利益纠葛错综复杂。通宝行之开设,必定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届时,恐会有诸多阻力。”

辽东通报行虽有蔓延大唐的趋势,但实际上受到以五姓七望世家为主的势力抵抗。

钱庄可是世家来钱的大头,通报行对钱庄的打击太大了。

更何况李承乾根本没有要跟别人合作开设通报行的想法,五姓七望本身站魏王,跟太子敌对,自然也知道就算太子让出部分通报行,也不可能落到他们手里。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所以李承乾并没有急着在洛阳开设通报行。

不过在这块,也确实是需要个人来负责。

李元昌身份在这里,作为汉王,世家下面那些商人,可不敢明面上对付他。

李元昌笑着说道:“殿下放心,谁敢冒头,我就弄谁。”

李承乾点点头:“好,既然你想去做,那我自然是支持你的。”

“我让文忠给你安排一些人手,都是在辽东通宝行的老手,比较熟悉这里头的规章制度。”

李元昌笑哈哈道:“那太好了,请殿下放心,我一定把这个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大街小巷弥漫着烟火气息,看似一片祥和。

在这繁华表象之下,暗潮涌动。

在内侍文忠的传令下,士兵联合治安司开始对洛阳城进行收网行动。

此刻,那些妄图绑架冯徽音、要挟太子交出霹雳火配方的江湖人,还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他们有的在热闹的酒肆里推杯换盏,借着酒劲高谈阔论;有的则藏在隐蔽的据点里,小声谋划着行动细节,浑然不知危险正悄然逼近。

突然,酒馆的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一股强劲的气流裹挟着士兵们冲进屋内。

为首的将领身披玄甲,手持长剑,目光如电,大喝一声:“都别动!敢动者,格杀勿论!”

声音在酒馆内轰然炸开,江湖人瞬间惊慌失措,酒意瞬间消散,本能地站起身来,手如闪电般伸向腰间兵器。

“你们是何人?为何无故闯入!还有没有王法了?”

有人强装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