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完结】(7 / 8)

汴京小面馆 松雪酥 7291 字 2天前

着,送了邻居们,沈渺把铺子一关,和谢家众人坐着马车往樊楼去了。她前脚走,宁奕后脚来,就是这般错过的。

说起来她来了汴京这么许久,竟然一次都没有去过樊楼,只是大致知晓在什么地方,又日日听闻旁人传颂它的大名而已。

沈大姐儿的记忆里也从来没有真实的樊楼,在她的想象里,樊楼是一栋高耸入云的大酒楼,像仙山一样。因此沈渺便也先入为主,以为樊楼就是一栋五层高的大酒楼而已。

后世几百层的楼就见过了,所以她一开始去樊楼的路上十分镇定。

直到她见到了真正的樊楼,远远掀开马车车帘望过去,一下就被震住了。

樊楼不是一栋楼,是五栋相连的巨大楼阁群。一共有东西南北中五栋飞檐翘角的大楼,楼阁之间有飞桥阑槛相连,明暗相通,规模宏大至极,最高的东楼是整个汴京最高的建筑之一,能眺望大内皇宫。

到了之后,又还耽搁了一会儿。

人实在太多了,门前专门用来停放马车的车棚都堵得水泄不通,还有不少运酒的脚垫酒户驾车来樊楼取酒——樊楼是汴京七十二家正店之首,每日都有将近三千户零散酒户从樊楼取酒沽卖。

沈渺瞧得眼睛都直放光。

郗氏见她看得目不转睛,心里了然,还对沈渺讲解道,樊楼不仅是饮酒用餐的酒楼,里头还有瓦舍、各色铺子,什么都能买得着。

里头的铺子也并非樊楼自己办的,而都是“买扑”——将铺面租赁给商户,收取租金盈利。

沈渺明白了。

樊楼是汴京乃至大宋唯一的“万达”。

是古人的综合商场!

是啊,其实后世好多经营的法子,老祖宗们早就在琢磨了,她才没见识呢。

沈渺越看越感兴趣,以前天天听食客们吹樊楼,听街坊拿她的手艺和樊楼的庖厨比,她都没当回事儿,沈大姐儿心里想的樊楼先把她带偏了,她又忙得脚不沾地,便没有实地去看过。

说不定她一直不去樊楼,是因为连自己都没察觉到,她心里其实还藏着现代人的傲慢——她来自的那个时代,距今都发展了上千年,有什么没见过又有什么没有呢?

可樊楼这一瞧,真让她开了眼。

沈渺心里不禁生出些羞愧。

不过,来得好啊!能在汴京城里开这么大的商场,还开得这么红火,这里头的经营门道肯定值得她好好学!

谢祁看着沈渺眼睛亮晶晶的模样,也低下头笑了。他一眼就瞧出来,阿渺的心思又跑到经商上去了,至于今天是不是定亲接聘礼的大日子,好像也没那么要紧了。

他心里轻轻地想,只要她开心,比什么都好。

进去后,跟沈渺之前在外头猜的一样,樊楼就是个大商场。

一进正中间的大门,楼里一楼大厅、二楼、三楼包间,都租给了不同的商户,各式各样的招牌、招子晃得人眼睛都花了。里头卖酒的铺子最多。

到处都是酒香。

“汴京最好的寿眉、旨和两样酒,唯有樊楼能酿出来。”郗氏挽着沈渺的胳膊,与她并肩逛樊楼,“二层与三层便有不少珍馐美食,他们会做出菜样来,端出来给食客们看菜点菜,连器皿都使得是银器。”

沈渺听得若有所思。樊楼的经验模式不仅独特,走高端路线,还有不少自己的看家招牌,怪不得能有这么大名气。

“西楼大多是歌曲弹唱的伶人,听闻先帝都曾来这里与当红乐伎相会过,还有词曲传唱出来呢。”郗氏又压低嗓子道,"北楼专卖绸缎珠宝香料等昂贵的舶来品,三哥儿先前甚至来这儿买了只鹰鸮,还有卖猎犬的。南楼则设立了‘门床马道’,有好些零散座次,卖得东西也便宜实惠些……”

沈渺懂了,这樊楼真的很全面,奢侈品店、宠物店、KTV、小吃金街无所不包了。

“到了,我们定的雅阁在这儿。”

一走上三楼,便有衣帽簇新、面貌清秀的伙计等在楼道口,客客气气、轻声细语地看了预定的牌子后,就把他们领了进去。

沈渺一瞧里头的布置,便暗自点头。

大厅装点得十分清雅敞亮,两边隔成了一间间宴饮厅,门上挂着牌子,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

每一间宴饮厅中间的柱子或是隔墙上,都挂着他们招牌菜的画轴和诗句:“铁釜燎松柴,雪汤浮琥珀——山煮羊”“金齑破玉瓮,菊露染霜蛰——蟹酿橙”“春雷惊玉笋,冰碗碎瑶琴——三脆羹”。

装修得真好,有种五星级大酒店里中餐宴会厅的感觉。

沈渺看得目不暇接。看得多了,心里也慢慢有了一些对自家茶楼如何经营的灵感。

这回来樊楼算是值了。

进了包间,按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相互谦让坐定后,便是举杯庆贺,谢父吟诗,又请了两个唱曲的进来,她与谢家人大多熟稔,说起话来倒不会拘束。

后来酒过三巡,谢父都醉得大舌头了,伏到郗氏的膝上,搂着她死活不肯放手。

郗氏分外觉着丢脸,顾忌着身为父母的形象轻轻推了两下,没推动,最后忍无可忍,使劲把谢父推了一把。他一骨碌滚到波斯地毯上,嘴里